我一直覺得,探索一座城市最幸福的方式,就是用味蕾去記憶。身為一個走到哪吃到哪的標準吃貨,廈門絕對是個讓人嘴角失守、體重失控的好地方!這裡的廈門美食,不只是簡單的吃食,更是揉合了山海滋味與百年僑鄉風情的活歷史。最近剛從廈門回來,胃袋滿載而歸,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那些讓我念念不忘、甚至不惜排隊半小時也要再吃一次的好味道!準備好你的口水巾,跟著我的腳步,深入廈門美食的迷人世界吧!
沙茶麵
這絕對是我心中廈門美食的代表作,靈魂就在那碗濃郁香辣的沙茶湯底!好的湯頭,是用蝦乾、魚乾、花生醬、椰漿等十幾種材料費時熬煮出來的,香、濃、醇、辣,層次超級豐富。麵條通常是鹼水油麵,彈牙爽口,吸附湯汁的能力一流。最過癮的是配料任選,我個人強推新鮮脆彈的魷魚、吸飽湯汁的豆乾、紮實鮮美的豬肝沿(豬肝邊的嫩肉),再來一顆滷得入味的貢丸,簡直完美!那股濃郁的沙茶香氣撲鼻而來,瞬間勾起食慾,每次回想都忍不住吞口水。記得要加點店家特製的蒜泥和廈門甜辣醬,風味更上一層樓!很多人第一次吃會覺得有點油或鹹,建議先喝原湯,再加點醋中和,風味更平衡。沙茶麵是早餐、午餐甚至宵夜的熱門選擇,越晚人氣越旺的小店也不少!
- 推薦店家:四里沙茶麵 (湖濱四里店)
- 地址:思明區湖濱四里14之3號
- 價格:湯底約¥10,配料每份¥3-¥15不等,一碗豐盛的約¥25-¥40
- 必點:魷魚、豬肝沿、豆乾、貢丸、魚丸、蝦仁(看當日新鮮度)
- 小提醒:營業時間長,但飯點人潮洶湧要有排隊心理準備!湯頭鹹淡可請店家調整。
土筍凍
這道堪稱廈門美食裡的「暗黑系明星」,很多人光聽名字或看到外觀(晶瑩剔透的凍裡裹著一條條像小蟲的「土筍」)就嚇得倒退三步。嘿,別怕!那「土筍」其實是生長在灘塗上的星蟲,富含膠質。我鼓起勇氣嘗試後,發現它根本是「外貌協會」的最大受害者!口感冰涼Q彈,像更脆口的果凍,帶著淡淡的海水鮮味,完全沒有怪味。沾上廈門特有的蒜蓉醬油醋和芥末醬,酸香嗆辣,超級開胃爽口!炎熱夏天來一盤,瞬間透心涼。敢吃生醃海鮮的人通常都能接受它。很多人覺得噁心不敢嘗試,但我真心覺得錯過這道特色小吃太可惜了!第一次吃建議找口碑老店,新鮮度是關鍵。
- 推薦店家:天河西门土筍凍
- 地址:思明區斗西路33號 (近西門)
- 價格:小份約¥15-¥20,大份¥30-¥40
- 必點:當然就是土筍凍本尊!通常按份賣。
- 小提醒:務必趁新鮮吃,口感最好。店家調製的醬汁是靈魂。下午賣完就收攤是常態。
海蠣煎 (蚵仔煎)
閩台一家親,這道在台灣叫蚵仔煎的國民小吃,在廈門美食裡同樣佔據重要地位,但做法有些微差異。廈門版用的地瓜粉漿比例較高,煎出來的口感更厚實軟糯,像一塊鑲滿珍珠(海蠣)的軟糯糕體。選用的是本港新鮮小海蠣,個頭不大但鮮味濃郁飽滿。精髓在於打入雞蛋一起煎香,最後淋上靈魂廈門甜辣醬。我特別喜歡邊緣煎得微焦脆、中心軟糯的口感,配上肥美的海蠣和甜甜辣辣的醬汁,簡單純粹的古早美味!有些店家的粉漿調得太厚,海蠣又給得小氣,吃起來就很粉很空虛。挑人氣旺、海蠣顆顆飽滿的店準沒錯。
- 推薦店家:蓮歡海蛎煎
- 地址:思明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橫巷10號 (近思明南路,巷子內)
- 價格:¥20-¥30/份
- 必點:海蠣煎
- 小提醒:隱藏在巷弄裡,需要稍微找一下。現點現做,熱騰騰最好吃!
燒肉粽
廈門的肉粽,絕對是粽子界的「重量級選手」!個頭大、用料豪邁紮實。打開粽葉,香氣四溢。糯米用滷汁炒過,帶著醬香,口感油潤軟糯。內餡豐富到驚人:大塊滷得軟爛入味的三層肉是主角,肥瘦相間,入口即化不膩口;還有整顆鹹蛋黃、香菇、蝦米、板栗、花生等等。厲害的店家還會放干貝或蠔乾提升鮮味。吃起來鹹香濃郁,層次豐富,一個下肚就很有飽足感。務必搭配廈門特有的甜辣醬和少許芥末醬,解膩又提鮮!我個人偏好再點一碗清淡的扁食湯或魚丸湯搭配著吃。這絕對是能代表廈門美食豪邁性格的一道!
- 推薦店家:1980燒肉粽 (中山路總店)
- 地址:思明區中山路353號
- 價格:經典燒肉粽約¥10-¥15/個
- 必點:燒肉粽、燕皮扁食湯
- 小提醒:全年供應,端午節前後更是排隊盛況。店內的沙茶麵也不錯。
麵線糊
這是我在廈門清晨最愛的暖胃選擇!跟台灣的麵線羹湯頭濃稠不同,廈門的麵線糊湯底看似清淡,實則鮮美無比,是用大骨、蠔乾、蝦皮等長時間熬煮的高湯。主角是極細的麵線,煮到幾乎融化在湯裡,形成糊狀,口感綿滑順口。精髓在於豐富的「加料」:新鮮的海蠣、豬血、大腸、蝦仁、魚丸片、油條… 我習慣點一碗基礎的,然後瘋狂加料!特別是酥脆的油條塊泡進熱湯裡半軟半脆時最好吃!撒上白胡椒粉和芹菜珠,熱呼呼一碗下肚,從胃暖到心,是道地的廈門美食早點。早上來一碗,精神百倍!記得要早點去,有些好料晚了就賣光了。
- 推薦店家:浮嶼大同鴨肉粥 (其實麵線糊更出名!) / 或者直接鑽進八市找攤位
- 地址:思明區廈禾路174號 (浮嶼店) / 思明區開禾路 (八市內)
- 價格:基礎款約¥8-¥10,加料每種¥2-¥8不等
- 必點:加海蠣、大腸、油條!
- 小提醒:早餐時段人最多,是體驗在地生活的好時機。鴨肉粥也是名品可試。
薑母鴨
這絕對是秋冬造訪廈門不能錯過的滋補聖品!整鍋端上桌,揭開蓋子瞬間,濃郁的薑香混著麻油香和鴨肉香撲鼻而來,讓人食慾大開。選用番鴨或正番鴨,肉質緊實有嚼勁而不柴。精髓在於大量老薑片和黑麻油,加上獨門藥膳配方(通常有當歸、枸杞等),在砂鍋裡長時間燜煮,直到鴨肉完全入味軟爛,薑片也變得可以入口。湯汁濃郁香醇,帶著薑的辛辣和麻油的溫潤。鴨肉吸飽湯汁,吃起來溫補暖身,薑的辛辣恰到好處地平衡了鴨肉的特性。吃完鴨肉,湯汁千萬別浪費,加入高麗菜、豆皮、米血糕繼續煮,又是另一番美味!適合多人分享。這道廈門美食吃完真的會從頭暖到腳!
- 推薦店家:好德來薑母鴨 (中藥廠店)
- 地址:思明區蜂巢山路26號
- 價格:一鍋鴨 (約半隻) ¥60-¥80,配料每份約¥5-¥15
- 必點:薑母鴨鍋,搭配高麗菜、豆皮、米血糕、麵線(拌湯汁吃絕配!)
- 小提醒:環境較為樸實,但味道地道。晚餐時段常需排隊。
白灼小管
廈門海域盛產小管(一種小魷魚),新鮮度是這道菜的靈魂!講究的店家通常清晨直接從漁港拿貨。做法極簡卻考驗功力:新鮮小管快速汆燙,火候掌控是關鍵,多一分則老,少一分則生。撈起後冰鎮保持脆度。上桌時僅搭配醬油醋碟(通常有蒜末)。一口咬下,外皮微微彈脆,內裡軟嫩無比,帶著天然的鮮甜海味瞬間在口中爆發!完全沒有腥味,單純享受大海的饋贈。品質好的小管肉質厚實飽滿,透光度佳。這是最能體現廈門海鮮原味的吃法之一,也是我每次去必點的廈門美食。簡單的烹調,反而最難忘。
- 推薦店家:良山大排檔 / 小眼鏡大排檔 (這類海鮮排檔通常都有)
- 地址:良山:思明區開元路266號 / 小眼鏡:湖濱中路7號 (有多家分店)
- 價格:時價,按斤或按份算,一份約¥40-¥70 (視大小和時令)
- 必點:白灼小管!重點確認是否當日新鮮貨。
- 小提醒:海鮮價格浮動大,點菜前最好先問清楚時價。大排檔環境較熱鬧隨性。
醬油水雜魚
這是非常有廈門特色的家常海鮮做法,常見於大排檔或家庭餐桌。所謂「雜魚」,就是當天漁獲中各種新鮮的小海魚組合,可能是黃翅魚、肉鯽魚、剝皮魚或其他不知名的當季小魚。做法是用廈門特有的古龍醬油(或金蘭醬油)、水、薑絲、蒜末、少許糖和料酒,有時加點蘿蔔乾,把魚燜煮入味。醬汁鹹香中帶點微甜,完美襯托出小魚的鮮嫩肉質和天然甜味。不同魚種帶來不同口感(有的細嫩,有的較紮實),一次品嚐多種鮮味,而且價格相對實惠。配白飯一流,湯汁拌飯更是絕品!這道廈門美食充滿了家的味道和漁港的鮮活氣息。點菜時可以請老闆推薦當日最鮮的雜魚。
- 推薦店家:良山大排檔 / 141大排檔 / 或在地人常去的社區海鮮小館
- 地址:良山:同上;141:大元路141號老店 (較舊) 或分店
- 價格:一份約¥40-¥60 (視魚種組合和份量)
- 必點:醬油水雜魚
- 小提醒:雜魚種類每日不同,吃的就是當季新鮮。環境通常較簡樸。點菜時可要求少鹽。
海鮮大排檔體驗
來廈門不吃頓海鮮大排檔,等於沒吃到最生猛的廈門美食精髓!八市(開禾路市場)周邊、沙坡尾、或是輪渡一帶,聚集了許多知名大排檔 (如良山、小眼鏡、141、202等)。這裡沒有華麗裝潢,講究的是現點現殺、鑊氣十足、價格相對透明(仍需留意時價)。走進店裡,看著水箱或冰台上琳琅滿目的生猛海鮮,直接點選想吃的種類和做法,師傅就在旁邊大火快炒或清蒸白灼,新鮮度和鑊氣絕對是亮點。除了必點的白灼小管、醬油水雜魚,還有油淋小管、清蒸石斑魚、炒海瓜子、椒鹽蝦蛄(瀨尿蝦)等都是熱門選項。點菜小技巧:多問時價,確認做法和計價方式(是按斤還是按份),可以請店家推薦當日特色。記得點一道清炒時蔬(如地瓜葉、空心菜)平衡一下。這種充滿人間煙火氣、熱鬧滾滾的用餐體驗,是感受廈門在地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!價格豐儉由人,但點龍蝦、大蟹等高價海鮮務必先確認價格。
- 推薦區域/店家群:
- 開禾路 (八市周邊):良山大排檔、友生風味小吃(沙茶麵也出名)、浮嶼鴨肉粥附近。
- 沙坡尾:聚集較多新式海鮮餐廳,環境較好,價格可能稍高。
- 輪渡/中山路周邊巷弄:也有一些老字號或隱藏版排檔。
- 價格:差異大,普通魚蝦貝類人均¥80-¥150可以吃得不錯;點高價海鮮則上不封頂。
- 必點:當季鮮魚(清蒸或醬油水)、貝類(炒或白灼)、小管類、蝦蟹(視預算和時令)。
- 小提醒:務必確認海鮮價格和計價方式再點選!環境較嘈雜,服務較隨性,是體驗的一部分。
花生湯
這是一道看似樸實無華,卻溫暖人心的經典廈門美食甜湯。主角是燉煮到極致軟爛、幾乎化開的飽滿花生仁。厲害的店家會將花生長時間慢熬,湯色乳白濃郁,花生顆粒入口即化,香甜中帶著濃濃的花生堅果香氣。通常會加入QQ的小湯圓或酥脆的油條塊增加口感層次。冬天喝上熱呼呼的一碗,暖胃又滿足;夏天也有冰鎮版本,清爽消暑。這份簡單純粹的甜味,充滿了古早懷舊氣息。我覺得比很多花俏的甜品更耐喝!當早餐或飯後甜點都很適合。
- 推薦店家:黃則和花生湯店 (中山路總店)
- 地址:思明區中山路22-24號
- 價格:熱/冰花生湯約¥7-¥10,加蛋¥12左右 (加一顆生雞蛋攪散,口感更滑順)
- 必點:花生湯 (可選加蛋或不加)
- 小提醒:老字號,觀光客多,但品質穩定。店內還有許多其他廈門小吃(如韭菜盒、炸棗)。
餡餅 & 素餅
要帶廈門美食伴手禮回家,餡餅和素餅絕對是首選!兩者都是酥皮點心,但內餡大不同:
- 餡餅: 通常指鹹味的,內餡多是豬肉、筍丁、蝦米、蔥花等炒製的鹹香餡料(類似台式胡椒餅內餡但更濕潤)。外皮層次分明,酥鬆掉渣。
- 素餅: 則是甜味的,內餡主要是綠豆沙(細膩清香),有些店家會加入少許冬瓜糖增加甜度層次。外皮同樣酥鬆。
知名的老店如阿吉仔、義蘭中糖餅店、南普陀素餅(素餅代表)都各有擁護者。我特別喜歡阿吉仔的馬蹄酥(甜鹹都有,形狀特殊)和素餡餅(甜綠豆沙),還有南普陀的椰子餅也很清香。剛出爐熱騰騰的最好吃,帶回家記得用烤箱稍微回烤一下,風味更佳。這些餅點配一杯鐵觀音或普洱,就是完美的茶點時光。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經典廈門味道。
- 推薦店家:
- 鹹餡餅/馬蹄酥:阿吉仔餅鋪 (大元路老店 / 吉治百貨店)
- 地址:(老店) 思明區大元路37號;(吉治百貨店) 思明區開禾路116號
- 價格:散裝零售或盒裝,單個約¥4-¥8,綜合禮盒約¥35-¥80
- 必點:馬蹄酥 (甜/鹹)、素餡餅 (綠豆沙)、鹹餡餅
- 素餅/甜餅:南普陀素餅 (南普陀寺內) / 義蘭中糖餅店 (多家分店)
- 地址:(南普陀) 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南普陀寺內;(義蘭) 多家分店
- 價格:南普陀素餅約¥12/盒 (6個裝);義蘭單個約¥3-¥6
- 必點:(南普陀) 綠豆餡素餅、椰子餅;(義蘭) 各種口味的餡餅、糖貢
- 小提醒:老店(如阿吉仔大元路)通常只收現金!吉治百貨的阿吉仔環境較好,選擇多,但價格稍高。南普陀素餅在寺內購買最方便。
古早味奶茶 & 燒仙草
除了海鮮小吃,廈門街頭巷尾也藏著不少解渴好選擇。相較於連鎖品牌,我更偏愛在地的古早味飲品店:
- 古早味奶茶:茶味通常比較突出,奶香醇厚,甜度較高是特色(但可調整)。有些店會加珍珠、芋圓、仙草、布丁等配料,份量紮實。喝起來有種懷舊的單純感,不像現在很多奶茶那麼多花樣。記得要求減糖,通常標準糖真的偏甜。
- 燒仙草:冬天熱飲首選!用仙草乾熬煮而成的深褐色濃稠液體,散發獨特的草本清香,本身微苦回甘。熱的燒仙草通常會加入紅豆、花生、芋圓、粉圓等配料,溫熱滑順,滋潤降火。夏天則有冰鎮的仙草凍,切成小塊加上糖水和冰沙,清涼消暑。是本地人從小喝到大的日常飲品。
- 推薦嘗試:沒有特定店家,看到街邊在地人氣旺的小飲品店(非全國連鎖品牌)都可以試試看!價格通常實惠(¥8-¥15/杯)。
- 小提醒:古早味奶茶甜度記得調整。燒仙草的配料也可以自由選擇。
吃了這麼多輪,幫大家整理幾個實用重點:
- 區域美食地圖速覽:
- 中山路 & 周邊小巷 (局口街等): 海蠣煎、燒肉粽、沙茶麵、花生湯、餡餅老店聚集地。觀光客多,但經典老店也多。
- 八市 (開禾路市場) 及周邊: 生猛海鮮源頭、地道大排檔 (良山等)、各種古早小吃攤 (麵線糊、炸物)、阿吉仔老店。體驗在地市井氣息的最佳場所!
- 沙坡尾: 新舊融合,文創小店、咖啡廳與新式海鮮餐廳並存。環境較舒適,適合年輕人。
- 曾厝垵: 文創小漁村變身熱鬧觀光區,小吃種類繁多但較雜(重複性高),價格可能稍貴,體驗氛圍為主。
- 廈大 / 南普陀周邊: 學生美食、南普陀素餅有名。
- 品嚐廈門美食黃金法則:
- 1. 跟著在地人排隊: 看到店門口有當地阿公阿嬤在排隊,通常不會踩雷!
- 2. 勇於鑽進小巷弄: 真正的美味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。
- 3. 海鮮務必「先問價」: 在大排檔點海鮮,特別是龍蝦、螃蟹等高價品,一定先問清楚「時價」和計價方式(是按斤還是按份),避免糾紛。
- 4. 善用當地醬料: 廈門甜辣醬、蒜蓉醬油醋是百搭靈魂,大膽嘗試。
- 5. 份量不小,分享更樂: 很多小吃份量紮實(如肉粽、薑母鴨),多人分享可嘗更多樣。
- 6. 現金準備好: 許多地道老店、市場攤位仍偏好或僅收現金。
- 7. 避開絕對雷區: 景區中心、遊客過於集中的美食街,價格和質量可能水分較高。
Q&A:廈門美食疑惑一次解
Q1:去廈門玩幾天,才能把經典小吃吃個大概?有沒有推薦的行程安排? A:我覺得至少安排個三天兩夜比較從容。第一天中午落地後,直奔中山路周邊,先搞定沙茶麵、海蠣煎、燒肉粽這些經典款,下午逛逛買點阿吉仔餡餅。晚餐可以去八市感受氣氛,吃海鮮大排檔(醬油水雜魚、白灼小管必點)。第二天早餐衝八市附近吃麵線糊,接著逛逛市場,買新鮮水果。午餐可以試試薑母鴨(適合多人)。下午去沙坡尾逛逛喝個古早味奶茶,傍晚去曾厝垵走走(小吃淺嘗即可,重點感受氛圍)。晚餐再戰另一區的海鮮或試試土筍凍的勇氣。第三天早餐喝個暖暖的花生湯配油條,然後查漏補缺,把還沒吃到的列入清單(比如素餅),最後採買伴手禮。這樣經典的廈門美食大概能涵蓋七八成!記得每餐別吃太飽,留點胃容量給下一攤。
Q2:廈門的海鮮聽說很便宜?怎麼避免被坑? A:廈門海鮮確實選擇多又新鮮,但「便宜」是相對的,而且要聰明吃!「時價」是關鍵字,價格隨季節、漁獲量和海鮮種類浮動很大。避免被坑要點:
- 選口碑好的大排檔:像良山、小眼鏡這種連在地人都常去的,相對透明。
- 點菜前「先問清楚價格」:特別是活的海鮮(龍蝦、螃蟹、大魚),問「現在一斤多少錢?」、「這條魚大概多重?多少錢?」、「這道菜是按斤算還是按份算?」。務必聽到明確報價再決定點不點。
- 看清楚秤重:店家當面秤重給你看最好。
- 了解大概行情:抵達後可以先逛逛八市(開禾路市場),看看當天的海鮮種類和大概批發價,心裡有個底。
- 優先點「明碼標價」的菜:菜單上直接寫好價格的菜式(如醬油水雜魚、炒花蛤、白灼蝦),通常價格比較穩定可控。
- 小心「天價」海鮮陷阱:對那些名字很炫、很少見、店家極力推銷的「高級」海鮮保持警惕,價格可能很驚人。記住,吃得安心比吃得貴更重要!
Q3:廈門的「餡餅」和「素餅」有什麼不同?買哪家最地道? A:這是選伴手禮時最常搞混的!最大區別在內餡:
- 餡餅:通常指鹹的!外皮都是酥鬆多層次沒錯,但裡面包的是豬肉、筍丁、香菇、蝦米等炒成的鹹香餡料,類似台式胡椒餅的餡但更濕潤些。口味偏鹹香厚重。阿吉仔的鹹餡餅、馬蹄酥(鹹)是代表。
- 素餅:顧名思義是甜的,而且通常是全素(不用動物油脂)。內餡主要是細膩的甜綠豆沙為主,有些會加少量冬瓜糖。口感香甜清爽不膩。南普陀寺的素餅(綠豆餡)最有名,因為是寺裡出品,品質穩定。
- 買哪家地道?
- 鹹餡餅/古早味糕點:阿吉仔(大元路老店或吉治百貨店)最經典,馬蹄酥(甜鹹都有)、素餡餅(甜綠豆沙)、鹹餡餅都很有名。
- 傳統甜餅/素餅:南普陀素餅名氣最大,口味單純經典。義蘭中糖餅店也是老字號,選擇更多樣化(各種口味的餡餅、糖貢等)。
- 結論:想買鹹的送人選阿吉仔,買甜素餅選南普陀,想要種類多選義蘭。記住老店(如阿吉仔大元路)常常只收現金!買之前試吃一下最保險。這些地道餅點絕對是廈門美食伴手禮的首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