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臺灣土生土長、聞到巷口飄香就忍不住探頭張望的吃貨,排骨酥湯對我來說,不只是湯,更是刻在骨子裡的滋味記憶。那種炸得酥香的排骨,在湯鍋裡煨到軟爛脫骨,冬瓜吸飽了肉香精華的溫暖感,光是回想就讓我口水直流。
記得小時候放學,最期待的就是巷口那家老店飄來的香味。不是別的,就是那股油炸麵衣混合著肉香,最後融入清澈湯頭裡的複雜香氣——排骨酥湯。對,就是它!一碗看似樸實無華,卻能瞬間勾起無數臺灣人鄉愁的湯品。你說它簡單?確實,排骨、冬瓜、湯。但你說它容易做好?嘿,那我可要搖搖頭了。一碗真正讓人喝了會「啊!」一聲的 排骨酥湯,學問可深了。今天,就讓我這個跑遍大江南北(好吧,主要是臺灣南北)的貪吃鬼,掏心掏肺(還有掏口袋)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排骨酥湯 心得,順便把我家那被親友敲碗很久的「阿嬤改良版」食譜也交出來!
目錄
為什麼排骨酥湯讓人念念不忘?它的魔力在哪?
說真的,你想過沒?同樣是排骨湯,為何 排骨酥湯 特別勾人?我想關鍵就在於那個「酥」字!一般排骨湯,排骨是直接下鍋燉煮,風味較為單一直接。而排骨酥湯的精髓,在於排骨先經過一道「油炸定型」的手續。這油炸啊,學問可大了!火候、時間、醃料,樣樣都影響最終成敗。炸得好的排骨,外層形成一層金黃酥脆的殼,牢牢鎖住肉汁。接著下湯鍋裡長時間蒸煮或燉煮後,奇妙的事情發生了:酥殼會慢慢軟化,釋放出油炸帶來的獨特焦香風味,同時內裡的肉質因為有這層保護,反而更能燉煮到極致的軟嫩,達到「骨肉分離」的境界。這層次感,是一般排骨湯難以企及的。再搭配上清甜的冬瓜,吸飽了肉汁與油香的精華,吃進嘴裡,那真是... 天堂!不信?你隨便找個外地朋友問問,說到臺灣小吃湯品,排骨酥湯 絕對名列前茅,這可不是我瞎吹的。
臺灣排骨酥湯名店巡禮:那些讓我甘願排隊的經典
為了寫這篇(其實是為了吃),我還真的刻意跑了幾家名店,當然也有慘痛踩雷經驗(等等會說)。分享幾家我覺得值得一試的:
- 萬華老店(藏在小巷弄裡): 這家真的就是古早味代表。湯頭清澈見底,味道卻意外濃鬱醇厚,帶著淡淡的胡椒香和中藥材香氣(老闆說是秘方,打死不說是什麼)。排骨酥炸得偏深色,口感紮實有嚼勁,不是軟爛派,但越嚼越香。冬瓜燉得透心軟但不爛。缺點?環境真的很「傳統」,夏天吃有點熱,而且常常要排隊,老闆臉有點臭(但湯好喝我忍了)。
- 臺南某知名廟口攤: 臺南人的甜,在這碗湯裡也有一點點體現。湯頭喝得出用大量蔬果(蘿蔔、洋蔥)熬煮的甜味基底,加上炸排骨的香,非常和諧。排骨醃得比較甜一點,裹粉較薄,炸出來是淺金黃色,口感偏軟嫩。冬瓜給得超大塊,吃起來很過癮。生意好到爆炸,要有耐心等。
- 臺北東區某新式麵店: 走精緻化路線,湯頭更清澈,強呼叫豬大骨和雞骨長時間熬煮,喝起來非常順口甘甜,沒有雜味。排骨酥處理得很乾淨,大小一致,炸得恰到好處,外酥內軟。冬瓜選用比較嫩的品種,入口即化。排骨酥湯在這裡是配角(他們主打麵),但水準很高。價格當然也比較「精緻」一點。
我的踩雷血淚史:一碗失敗的排骨酥湯長啥樣?
當然啦,不是每一碗都完美。我也遇過幾次「地雷」。有一次在夜市,看到一鍋顏色渾濁、飄著厚厚油花的 排骨酥湯,想說試試看。一喝下去,我的媽呀!油耗味超重!明顯是炸排骨的油用了太多次沒換,或是排骨炸好放太久才煮,整個走味了,那種油臭味完全毀了湯頭,排骨也乾柴。勉強吃了兩口,實在無法,整碗放棄。還有一次,湯頭淡得像水,問老闆是不是忘了放鹽?他說「我們走健康路線」... 健康是好事,但完全沒味道的 肋骨酥湯(排骨還很小塊,感覺是肋骨部位),實在很難稱得上好吃。結論是:湯頭清澈度、是否有油耗味、排骨的香氣和軟硬度、冬瓜的入味程度,都是判斷一碗 排骨酥湯 好壞的基本指標!
阿嬤的古早智慧 + 我的貪吃實驗:我家完美排骨酥湯食譜大公開!
好啦,重頭戲來了!在外面喝得再多,總比不上自己在家煮一鍋,滿屋子飄香來得過癮。這份食譜,基礎是我阿嬤的老方法,但身為一個貪吃又愛亂實驗的現代人,我做了些調整,讓它更符合現代口味(自認為啦),同時保留那個經典的靈魂。我們就從最關鍵的「排骨酥」開始吧!
靈魂核心:醃炸排骨酥
- 食材:
- 豬小排骨:600克 (一定要選帶點肥肉的,純瘦肉炸出來容易柴,吃起來不夠香,相信我!) 請肉販切成約3-4公分長的小塊。
- 蒜頭:5-6瓣,拍扁切末 (蒜香是靈魂!)
- 醬油:2大匙 (我用的是甘醇的蔭油膏,風味更足)
- 米酒:1.5大匙 (去腥增香)
- 五香粉:1/2小匙 (一點點就夠,太多會搶味)
- 白胡椒粉:1小匙 (提味關鍵)
- 糖:1小匙 (中和鹹味,提鮮)
- 雞蛋:1顆 (讓粉更好裹附,肉質更嫩)
- 地瓜粉:適量 (裹粉用,地瓜粉炸出來最酥脆!我用粗顆粒的)
- 做法:
- 醃肉: 排骨洗淨稍微擦乾(重要!太濕粉裹不牢)。加入蒜末、醬油、米酒、五香粉、白胡椒粉、糖、雞蛋。用手(記得戴手套!)充分按摩抓醃,讓調味料吃進去,抓到有點黏黏的感覺。蓋上保鮮膜,放冰箱 醃至少2小時,過夜更入味!拜託一定要醃夠時間,不然裡面沒味道。
- 裹粉: 醃好的排骨,從冰箱取出稍微回溫(炸的時候比較不會噴)。準備一盤地瓜粉。把排骨一塊塊均勻地沾裹上地瓜粉,稍微按壓讓粉沾牢。裹好粉後靜置 5-10分鐘(反潮),這樣炸的時候粉殼才不會脫落。這步驟超關鍵!
- 油炸: 鍋中倒入足量的油(能蓋過排骨),燒熱到約 160-170度 (丟一小塊粉進去,周圍冒小泡即可)。小心地將排骨一塊塊放入油鍋(別一次全下,會黏在一起且油溫降太快),用中火炸。炸到定型、稍微上色(約3-4分鐘)就先撈起瀝油。
- 搶酥: 把火開大,讓油溫升高到約 180度(油麵波動大,有點冒煙)。將剛剛炸過的排骨全部倒回鍋中,大火快炸30秒到1分鐘!這步驟叫「搶酥」,能讓排骨外殼變得超級金黃酥脆,逼出多餘油脂。看到顏色變更深,立刻撈起瀝乾油份。炸好的排骨酥應該是深金黃色,外殼硬脆,香氣撲鼻! 放涼備用。

溫暖湯體:冬瓜排骨酥湯
- 食材:
- 炸好的排骨酥:全部 (我們辛苦炸的寶貝!)
- 冬瓜:一大圈,約800克-1公斤 (去皮去籽後切大塊,約3公分厚。太小塊容易煮爛消失) 選深綠色、白霜多的老冬瓜,煮起來更甜更不易爛!
- 清水或高湯:約2000-2500毫升 (用雞高湯或豬骨高湯當然更讚,但清水也可以) 排骨酥湯的湯要夠多,因為蒸煮過程會蒸發。
- 蒜頭:3-4瓣,拍扁
- 白胡椒粉:1/2 到 1 小匙 (視喜好調整)
- 鹽:適量 (最後調味用,因為排骨酥本身有鹹度)
- 香菜:少許 (最後裝飾提味,可省略)
- 做法:
- 組合蒸煮 (傳統關鍵步驟!): 找一個夠深、適合蒸的大湯碗或耐熱深鍋(我用的是傳統那種有蓋的陶缽)。在碗底 先鋪上一層冬瓜塊。接著把 炸好的排骨酥鋪在冬瓜上。最後 把剩下的冬瓜塊鋪在最上層,蓋住排骨酥。倒入 清水或高湯,水量要能蓋過最上面的冬瓜(大約8-9分滿)。撒上拍扁的蒜瓣和一半的白胡椒粉。
- 蒸!: 準備一個大蒸鍋,水滾後放入裝好的湯碗/鍋,蓋上蓋子(湯碗本身如果有蓋子也蓋上,沒蓋子就蓋一層耐熱保鮮膜或錫箔紙,戳幾個小洞)。用中大火蒸至少 1.5 小時,甚至到 2 小時以上! 時間是關鍵!蒸得夠久,排骨才會軟嫩到一夾就骨肉分離,冬瓜才會吸飽湯汁精華,變得晶瑩透卻仍保持形狀,湯頭才會清澈卻濃鬱。相信我,時間絕對不能省!中間可以檢查一下水位,如果水蒸發太多導致沒蓋過材料,可以 小心 加入 滾燙的開水 補充。
- 調味: 蒸好後,小心取出(超燙!)。這時你會看到湯色清澈,上面浮著一層金黃的油(那是精華,別全撈掉!)。加入鹽和剩下的白胡椒粉調味,鹹淡自己掌控。排骨酥湯的鹹香和白胡椒的辛香是絕配!
- 享用: 小心地將湯和料舀入碗中,撒上一點香菜點綴。熱騰騰地上桌!喝一口湯,鮮、香、甘醇!吃一塊冬瓜,入口即化,滿嘴肉香!再來一塊排骨酥,外層的酥殼經過長時間蒸煮,已經變成軟綿綿、充滿膠質口感的精華,裡面的肉軟嫩無比,輕輕一吸就骨肉分離... 這就是天堂啊!說真的,每次煮這鍋,我家飯鍋總是要多煮兩杯米,實在太下飯了!

懶人/快煮版小撇步 & 常見問題
我知道蒸兩小時對現代人來說很折磨(瓦斯費也心疼)。有變通方法:
- 電鍋法: 可以用大內鍋如法炮製組裝好,外鍋放 3米杯 的水下去蒸。跳起來後,悶至少半小時,檢查排骨軟爛度,若不夠,外鍋再加 1-2杯水 再蒸一次。電鍋蒸的優點是不用顧火,缺點是湯頭風味可能稍微沒明火蒸那麼集中(水蒸氣更多回流)。
- 直火燉煮法 (快速但湯較濁): 這比較不是傳統做法,但求快可以用。取一個深鍋,直接將炸排骨酥、冬瓜塊、蒜瓣、白胡椒放入,加入足量滾水(一定要滾水!冷水會讓排骨酥外殼變爛糊),水量要蓋過材料。大火煮滾後,轉最小火,蓋上鍋蓋 悶煮1小時到1.5小時。過程中湯會比較濁(因為排骨酥的粉殼會散落一些),而且要更小心看顧火候,避免燒焦。起鍋前再調味。雖然湯頭沒蒸的清澈,但味道也還不錯啦!勉強可以接受(被老婆瞪)。
關鍵技巧總整理表:做出完美排骨酥湯的 Dos & Don'ts!
這張表幫你快速抓住重點,避免踩到我踩過的雷!
| 關鍵步驟 | 一定要做 (Do!) | 千萬別做 (Don't!) |
|---|---|---|
| 選排骨 | 選帶點肥肉的豬小排,部位對才香軟! | 用純瘦肉或大排骨,口感容易柴。 |
| 醃排骨 | 充分按摩,醃 至少2小時 (過夜最佳)!蒜末、白胡椒不可少。 | 隨便拌兩下就炸,裡面會沒味道!醃的時間太短! |
| 裹粉 & 反潮 | 均勻沾裹 粗粒地瓜粉,裹好後 靜置5-10分鐘 讓粉反潮。 | 裹太薄的粉或沒靜置,炸時粉殼易脫落!用麵包粉或其他粉,口感不對! |
| 油炸 | 分兩次炸:第一次中火炸熟定型 (160-170°C),撈起;第二次大火搶酥 (180°C) 逼油增脆! | 油溫不夠就下鍋(粉會吸油變膩)!一次全下鍋(油溫驟降、會黏)!只炸一次(不夠酥或炸過頭)! |
| 組裝 | 底層冬瓜 → 排骨酥 → 上層冬瓜!湯要 蓋過最上層材料! | 隨便亂放材料,排骨酥浮在上面易乾柴!湯不夠多(蒸發後材料會露出來)! |
| 蒸煮 | 中大火蒸至少1.5小時 (2小時更佳)! 務必加蓋!中途需補加 滾燙開水 維持水量。 | 蒸的時間不足(排骨不夠軟爛)!開大火狂蒸導致水乾燒焦!補加冷水(會影響溫度口感)! |
| 湯頭清澈秘訣 | 蒸 是保持湯清澈的關鍵! | 蒸的時候鍋蓋沒蓋好或頻繁開蓋!直火燉煮 大力攪拌 (湯會濁)! |
| 調味 | 最後 再依個人口味加鹽和白胡椒粉調味 (因排骨酥已有鹹度)。 | 一開始就下重鹹!白胡椒粉太少(少了靈魂香氣)! |
| 冬瓜選擇 | 選 深綠皮、白霜多 的老冬瓜,比較甜且耐煮!切 大塊 (約3公分厚)。 | 用太嫩的冬瓜(容易煮爛消失)!切太小塊(最後找不到冬瓜)! |

關於排骨酥湯,你可能還想知道...(Q&A)
A: 嘿,問到核心了!不行! 那個「酥」字就是關鍵啊!油炸不只是為了熟,更重要的是透過梅納反應產生獨特的焦香風味,並且形成那層能鎖住肉汁、後續在湯中又能轉化成軟綿口感的酥殼。直接用生排骨燉煮,就是一般的冬瓜排骨湯了,雖然也好喝,但風味層次完全不同,少了那份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變化。想吃正港的 排骨酥湯,油炸這關真的不能省!(除非你找到炸好的現成排骨酥,但新鮮現炸的還是最棒!)
A: 完全可以!而且我必須說,排骨酥湯確實是 隔夜更好喝 的代表作之一!經過一晚的浸泡,味道會融合得更均勻、更醇厚。排骨會更軟,冬瓜會更入味。但是!!! 儲存方式很重要!湯一定要 完全放涼後,再蓋上蓋子 放冰箱冷藏。再次加熱時,務必徹底煮沸。我習慣隔天再吃時,會用爐火重新煮滾,確保安全。風味真的會升級哦!不過冬瓜可能會更軟爛一些,這是正常的。
A: 這個問題很有挑戰性!傳統 排骨酥湯 的精華在於排骨和豬油炸出的香氣,要完全複製確實困難。不過,我們可以嘗試做出一碗充滿「臺味」的 素冬瓜濃湯 來解饞:
- 用 杏鮑菇 或 猴頭菇 撕成大塊,模仿肉的纖維感。用醬油、五香粉、白胡椒粉、少許糖和香油醃過。
- 裹上地瓜粉,用 好一點的植物油(如花生油)炸至金黃酥脆,做成「素排骨酥」。
- 湯底用 大量蔬菜高湯(香菇蒂、紅蘿蔔、玉米、高麗菜等熬煮),加入 炸豆包塊 增加口感。
- 同樣用冬瓜做主體,和炸好的素排骨酥一起蒸煮(時間可以縮短到40分鐘-1小時)。
- 重點是 白胡椒粉 和 香油 要多一點點,來補足缺少的肉香。最後撒點芹菜末或香菜。
味道當然和葷的經典版本不同,但也是一碗充滿臺灣風情、鹹香暖胃的素冬瓜好湯!有興趣真的可以試試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