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Luna來啦!這次要跟大家分享我心中年菜的「天花板」——佛跳牆食譜。說真的,第一次做真的被那堆食材和工序嚇到腿軟(笑),但熬出來那個香氣、那個濃郁,一切辛苦都覺得超值得!尤其看到家人吃到眼睛發亮的樣子… 嗯,這個坑,值得入!今天就來把我這幾年(包含幾次小失敗啦)的心得,用最實在的方式分享給大家,保證不藏私!
為什麼說這個佛跳牆食譜值得試? 老實說,網路上佛跳牆食譜真的超級多!但我發現很多都寫得太…「標準化」了,好像工廠SOP。做菜嘛,特別是這種大菜,經驗和小撇步才是關鍵!我這份佛跳牆食譜,會著重在「怎麼買」、「怎麼處理才省時省力又好吃」、「家裡爐火不夠旺怎麼辦」這些實戰心得,讓你少走彎路,一次成功機率大增!
目錄
食譜核心
靈魂湯底定生死 要說這份佛跳牆食譜的靈魂是什麼?絕對是那鍋湯底!湯底對了,整鍋就成功8成。湯底不對,放再多貴桑桑的料進去也是白搭。
- 基礎高湯:
- 老母雞半隻(選油脂多一點的,湯才會濃郁香醇) + 豬大骨2斤(請肉攤幫忙剁開,骨髓精華才會出來)。
- 重點!豬腳1隻(切塊)。這個是秘密武器,除了增加膠質讓湯更濃稠,燉煮後的豬腳皮Q肉嫩,超好吃!
- 金華火腿一小塊(約50g)。這是鹹香風味的來源,但記得!一定要先處理過!直接丟下去會鹹到你懷疑人生。
- 干貝一小把(約10-15顆,中等大小即可),泡軟後連同泡的水一起下(這是天然味精!)。
- 冷水下鍋,大火煮滾後立刻轉最小火,慢燉至少6小時。對,你沒看錯,就是6小時起跳!小火慢煨,湯才會清澈又濃郁。中間記得撈掉浮沫和浮油(湯太油會膩口)。
高湯食材 | 關鍵作用 | Luna小叮嚀 |
---|---|---|
老母雞 + 豬大骨 | 基底鮮味與膠質 | 務必選油脂夠的雞,湯才夠香濃 |
豬腳 | 超級膠質補充包,增加濃稠度與口感 | 燉完超好吃!別省略這項 |
金華火腿 | 鹹香風味靈魂 | 必經處理(後述)!否則過鹹毀整鍋 |
干貝 | 天然鮮味劑(谷氨酸來源) | 泡的水是精華,務必倒入 |
-
火腿處理: 金華火腿先用刷子刷掉表面灰塵(有時會有點霉點,刷掉就好),切厚片。冷水下鍋煮10分鐘(去過多鹹味和雜質),撈起洗淨。這步驟不可少!我犯懶過一次,整鍋湯鹹到只能狂加水稀釋,風味全跑掉…(慘痛教訓)。
-
高湯完成: 熬煮後,你會得到一鍋超香濃的金黃色高湯。記得過濾掉所有骨頭、渣滓,只取清澈的湯。這時可以試一下味道,應該已經非常鮮美濃郁了。湯底是這份佛跳牆食譜的命脈,千萬不能馬虎!

佛跳牆食材採買與處理
分門別類才不亂 佛跳牆食材真的很多!我習慣分類購買和處理,比較不會手忙腳亂。這份佛跳牆食譜的食材清單,是我覺得風味平衡、CP值也不錯的組合:
-
【海味乾貨 – 鮮味擔當】
- 魚皮:適量(泡發後剪小塊,增加膠質口感)。買炸過的比較方便。泡軟後記得用薑、酒川燙去腥。
- 蹄筋:適量(泡發)。買發好的省事。同樣川燙去腥。
- 香菇:10-15朵(選厚實的乾香菇,香氣足)。泡軟後去蒂,大的對切。泡香菇的水別倒掉!
- 蝦米:一小把。稍微沖洗泡軟(10分鐘即可),瀝乾。爆香時會用到。
- 干貝柱:10-15顆(中等大小即可)。泡軟(水保留),可以整顆或撕成絲。這是高級鮮味來源。
- 烏參 or 刺參:1-2條(視大小)。買已發好的最方便。洗淨內部沙腸(非常重要!),切厚片或段。用薑、酒、蔥滾水川燙去腥,瀝乾。海參處理不乾淨會有怪味喔!
- 鮑魚:罐頭鮑魚數顆(依預算)。切片或刻花。用罐頭湯汁煮一下入味。
- 扁魚乾:2-3小片。烤箱烤香或用油煸酥脆,捏碎。這是隱藏版香氣炸彈!
-
【肉類 – 飽足與香氣】
- 排骨酥:約300g(買現成炸好的,或自己醃裹粉炸)。這是台式佛跳牆的經典!
- 豬腳:已在湯底中使用,燉爛後取出部分切塊備用(也可直接留在湯底裡)。
- 雞腿肉:1-2隻去骨切塊。用醬油、糖、酒、胡椒粉醃漬30分鐘,過油或煎香定型。(自己炸的排骨酥和雞塊,真的比現成香很多,但…很費工,自己衡量)
-
【其他佛跳牆食材配料 – 畫龍點睛】
- 栗子:10-15顆(買現成真空包去殼的)。稍微蒸軟或用油煎一下增加香氣。
- 芋頭:半顆(選鬆軟品種)。切大塊,用油炸(或氣炸鍋)到表面金黃定型。不炸的話,燉煮時很容易散掉化在湯裡! 這個步驟強烈建議不能省。
- 鵪鶉蛋:10-15顆。煮熟剝殼,用醬油、糖滷上色(或買現成滷好的)。
- 蒜頭:10瓣,去皮保持整顆。
- 紅棗:6-8顆,洗淨。
- 枸杞:一小把,洗淨(最後放)。
食材類別 | 關鍵成員 | 處理要點 | 省時替代方案 |
---|---|---|---|
海味乾貨 | 魚皮、蹄筋、干貝、香菇、蝦米、扁魚、海參、鮑魚 | 泡發、去腥(薑酒水燙)、保留泡水(香菇、干貝) | 買已發好處理好的 / 罐頭鮑魚 |
肉類 | 排骨酥、雞腿塊、豬腳塊 | 醃漬入味、過油/炸定型 | 買現成炸排骨酥、炸雞塊 |
其他配料 | 栗子、芋頭、鵪鶉蛋、蒜頭、紅棗、枸杞 | 芋頭必炸定型、鵪鶉蛋滷上色、枸杞最後放 | 買現成真空栗子、滷鵪鶉蛋 |
食材處理省時排行榜(個人觀點):
- 必買現成: 炸排骨酥、滷鵪鶉蛋、真空栗子。
- 強烈建議買處理好的: 發好海參、炸芋頭(或自己用氣炸鍋)。
- 可以自己做但稍費工: 炸雞塊。
- 建議自己動手: 泡發乾貨(香菇、干貝)、處理火腿、熬高湯(核心啊!)。
Luna碎念:處理這些料真的是大工程!我通常分兩天做,第一天熬高湯+處理乾貨和需要醃的肉類,第二天再處理炸物和組合。一次做完會累趴…
組裝與燉煮
慢工出細活 終於來到重頭戲!拿出你家最大的燉鍋(砂鍋、陶鍋、不鏽鋼厚底鍋都可以,不要用薄的),跟著這份佛跳牆食譜的步驟:
-
爆香起手式: 鍋裡放一點點麻油(或一般食用油),放入蝦米、扁魚碎,用小火慢慢煸炒出濃郁香氣(別炒焦!)。接著加入蒜頭、香菇繼續翻炒一下。
- 香氣密碼:這一步的爆香,是奠定整鍋香味的基礎,扁魚是關鍵!
-
鋪底: 在炒香的料上面,均勻鋪上耐煮、膠質多的食材:蹄筋、魚皮、豬腳塊。
-
分層堆疊: 接下來就是一層一層地鋪上去。原則是把較不容易入味、或怕煮太爛的放下面;容易熟、或最後裝飾用的放最上面。
- 建議順序(從下往上):
- 蹄筋、魚皮、豬腳塊(已鋪好)
- 排骨酥、雞腿塊
- 芋頭塊、栗子
- 干貝、海參段、鮑魚片
- 鵪鶉蛋、紅棗
- 視覺重點: 烏參、鮑魚、鵪鶉蛋這些顏色好看、形狀完整的,記得放在靠上面、從湯面看得到的位置。
- 建議順序(從下往上):
-
注入靈魂湯底: 將辛苦熬好的清澈高湯(務必是熱的!),加入之前保留的泡香菇水、泡干貝水(底部如果有沙要捨棄),小心地從鍋邊倒入鍋中,直到淹過所有材料。別倒太滿,因為滾了會沸騰。
-
調味: 這時嚐嚐湯的味道。因為有火腿和各種鮮味食材,通常只需要非常少量的鹽或甚至不用加! 頂多加一點點白胡椒粉提味。我習慣加一小匙紹興酒增加香氣層次(不加也可)。
- 重要提醒:千萬別手抖一次加太多鹽!火腿和干貝都很鹹,湯滾了味道會更集中。寧可淡了最後再加。
-
漫長燉煮:
- 蓋上鍋蓋,先用中大火煮滾。
- 湯滾後,立刻轉成最小最小火(瓦斯爐那種只有中心一點點火的狀態),讓湯呈現幾乎不滾動,只有微微冒泡的狀態(術語叫「菊花心」)。
- 燉煮時間:至少2小時,能到3-4小時更好! 時間是讓所有食材風味融合、膠質釋放、湯變得醇厚濃郁的關鍵。火一定要小!大火滾煮會把湯濁掉,肉也容易散開。
- 家庭爐火挑戰: 如果家裡爐火最小檔還是太大(很多家庭爐都這樣),有個變通方法:把整個鍋子放進大一點的蒸鍋裡,隔水用中小火蒸燉2-3小時。效果一樣好!甚至更穩定。
-
最後點綴: 在關火前10-15分鐘,加入洗淨的枸杞。蓋回鍋蓋燜一下即可。
-
靜置精華(Optional但推薦): 關火後,不要急著開蓋吃!讓整鍋佛跳牆靜置至少半小時(甚至更久)。熱湯會繼續溫柔地滲透食材,風味會更融合、更柔和。相信我,靜置後真的更好吃!
關鍵步驟 | 操作重點 | Luna失敗經驗談 |
---|---|---|
爆香 | 蝦米+扁魚碎小火煸香!香氣基石 | 偷懶沒煸扁魚,香氣層次少一味 |
分層疊放 | 耐煮/膠質下層,易熟/美觀上層 | 芋頭沒炸放太下面,全散在湯裡變芋泥湯 |
小火慢燉 | 湯滾即轉最小火「菊花心」微滾狀態 | 火太大湯變濁、排骨酥散開、海參縮到找不到 |
靜置 | 關火後悶至少30分鐘 | 忍不住開蓋就吃,覺得味道沒融合,後悔 |
出鍋享用! 小心地將整鍋端上桌(砂鍋很燙記得用墊子!),一揭開鍋蓋,那個香氣撲鼻而來… 湯色應該是清澈的金黃琥珀色(膠質豐富的關係會有點濃稠感),各種食材都吸飽了湯汁精華。先勺一碗熱湯,感受那股濃郁鮮香在口中化開,嗯~~~這就是費工的滋味啊!
這份佛跳牆食譜雖然步驟多,但只要掌握湯底、分層、火候這三大重點,絕對能端出讓全家驚豔的年菜!
佛跳牆失敗原因排行榜(Luna親身踩雷版):
- 湯底不夠味/太油膩: 材料不足、熬煮時間不夠、沒撈浮油。解決方案: 按食譜足料足時熬湯,勤撈油。
- 食材腥味重: 乾貨(尤其海參、魚皮)沒處理乾淨(去沙腸、去腥燙不夠)。解決方案: 處理步驟不能偷懶。
- 芋頭化掉、排骨酥散開: 芋頭沒炸過定型、排骨酥品質不佳或燉煮火太大、時間過長。解決方案: 芋頭必炸、買好排骨酥或用好肉自製、嚴格控制小火微滾。
- 湯太鹹: 火腿沒處理、干貝太鹹、手抖鹽加太多。解決方案: 火腿必處理、鹽最後少量試加。
- 湯太濁: 火開太大滾煮、食材處理不淨有雜質。解決方案: 堅持最小火微滾、食材處理乾淨、高湯過濾徹底。
這份佛跳牆食譜值得你收藏一試! 雖然準備起來真的不輕鬆,但那種費心熬煮後得到的絕妙味道,還有家人滿足的表情,絕對值回票價。其實做過一次流程熟了,下次就會更快。年節將至,不妨挑戰一下這道「壇啟葷香飄四鄰,佛聞棄禪跳牆來」的經典名菜吧!記得,熬湯那天家裡會香一整天,鄰居可能會來敲門問你在煮什麼好料喔!
Q&A
Q:做好的佛跳牆可以放多久?怎麼保存? A:完全冷卻後,放入乾淨的密封容器,冷藏可以保存3-4天。冷凍保存的話,風味一個月內都OK(但像芋頭、栗子口感可能會稍微變差一點點)。要吃的時候,務必徹底加熱滾沸再食用。我習慣分裝小份冷凍,想吃的時候拿一包出來加熱當豪華湯品!
Q:素食者想吃佛跳牆怎麼辦? A:當然可以!核心在於熬一鍋超級濃郁的「素食上湯」。可以用大量新鮮蔬菜(白菜、紅蘿蔔、西芹、玉米)、乾貨(乾香菇、茶樹菇、黃豆芽、乾栗子、紅棗)、烤香的蘋果或梨子增加甜味層次,加上烤過的甘蔗頭(這超提鮮!)一起長時間熬煮。食材改用各種素料(素火腿、素魚皮、素蹄筋)、炸過的杏鮑菇、猴頭菇、炸芋頭、栗子、蓮子等。重點一樣在湯頭和分層慢燉。風味和葷的很不同,但也可以非常鮮美!
Q:有沒有更簡易版的佛跳牆食譜? A:說實話,要「簡易」又要「好吃」,真的很難完全複製傳統風味。但可以嘗試:
- 湯底簡化: 買市售高品質的雞高湯或豬骨高湯(無味精那種)當基底,加入金華火腿(處理過的!)、乾貝、香菇去熬煮1-2小時,代替從頭熬雞豬骨湯。
- 食材精簡: 挑選你最喜歡的幾樣核心食材就好,例如:排骨酥、芋頭、栗子、香菇、干貝、鵪鶉蛋。海參、鮑魚等高價或難處理的可以省略。
- 善用廚房工具: 用壓力鍋(快鍋)燉煮湯底和組合後的佛跳牆,可以大大縮短時間(例如湯底壓1小時,組合後再壓30分鐘),但風味的融合度可能還是比不上慢燉。
- 購買半成品: 有些南北貨行或餐廳會賣「佛跳牆材料包」(已處理好的乾貨組合)甚至「佛跳牆湯底包」,可以省下很多處理步驟,自己再加入新鮮肉類(排骨酥、雞塊)和芋頭、栗子等組合燉煮。 心得: 簡易版方便很多,但若追求那極致的濃郁醇厚和複雜風味,還是得花時間熬湯和慢燉。就看你的時間和追求囉!我個人覺得,這份佛跳牆食譜的湯底真的值得你試一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