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在菜市場看到佛手瓜的模樣,攤販阿姨豪邁地削著皮,那翠綠帶點透亮的瓜肉露出來,還掛著黏滑的汁液。阿姨笑著說:「少年仔,這櫛瓜(佛手瓜的別稱)現在正嫩,買回去炒蛤蜊,清甜得很!」半信半疑買了兩顆回家,隨手切絲和蝦米蒜末快炒,天啊!那爽脆甘甜的口感,完全顛覆我對這其貌不揚瓜類的印象。從此,佛手瓜料理就成了我家夏日餐桌的常客,特別是當廚房熱得不想開火時,它總能變出清爽好滋味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的佛手瓜料理心得,這顆夏日綠寶石,絕對值得你好好認識!
目錄
佛手瓜這傢伙,別名一大堆,龍鬚菜(吃它的嫩藤嫩葉)、合手瓜、萬年瓜、瓦瓜... 聽起來就很厲害,重點是好種又高產,難怪婆婆媽媽都愛(我家陽臺就種過,結果多到分送鄰居!)。它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那股天然的清甜味,口感生吃像小黃瓜般爽脆,煮熟了又帶點絲瓜的軟嫩,變化超多。特別適合臺灣悶熱的夏天,吃起來毫無負擔。
挑選佛手瓜有訣竅:老的只能熬湯!
想做出好吃的佛手瓜料理,第一步就是挑對瓜!相信我,挑到老瓜只能煮湯,想炒得脆口?不可能!(慘痛經驗:買到老瓜炒出來像橡皮筋...)
佛手瓜挑選技巧速查表
特徵 | 嫩瓜 (最佳) | 老瓜 (避開!) |
---|---|---|
表皮 | ✅ 翠綠有光澤、細緻光滑 (像年輕肌膚) | ❌ 顏色偏黃白、黯淡無光、可能有皺紋或疤痕 |
觸感 | ✅ 緊實有彈性,指甲輕輕掐可留下痕跡 | ❌ 硬邦邦,按壓不易凹陷 |
身形 | ✅ 中等大小,形狀飽滿均勻 | ❌ 過於巨大或明顯畸形 |
絨毛 | ✅ 表皮可能有極細短絨毛 (正常現象) | ❌ 絨毛粗長明顯 (老瓜指標) |
建議吃法 | 涼拌、熱炒、炊飯、湯品皆宜 | 僅適合長時間燉煮 (如排骨湯) |
佛手瓜營養大解密:低卡高纖超優秀!
別看佛手瓜清清淡淡,營養價值可不含糊。每次處理佛手瓜料理,看到那黏滑的汁液,就知道它水溶性膳食纖維很豐富,對腸道超友善。重點是,它熱量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(100公克才十幾大卡),正在控制體重的朋友絕對要把它加入選單!
佛手瓜營養成分亮點 (每100克):
- 膳食纖維: 約 2.9公克 (幫助腸道蠕動、增加飽足感) - 這是我最愛的部分,吃完特別順暢!
- 維生素C: 約 9.7毫克 (抗氧化、增強免疫力) - 雖然比不上水果,但在瓜類裡算不錯。
- 鉀: 約 165毫克 (調節血壓、幫助水分平衡) - 適合容易水腫的人。
- 葉酸: 含量豐富 (對孕婦尤其重要,一般人也能維持細胞健康) - 這點常被忽略,其實很加分。
- 水分: 高達 94% 以上 (超級補水!) - 夏天吃清熱解渴第一名。
處理佛手瓜小撇步:先解決黏液問題
佛手瓜料理的第一步通常是削皮。這裡有個小困擾:黏液。削皮時會發現它黏黏滑滑的(有點像山藥),有些人會過敏手癢。我的對策是:
- 戴手套: 懶人如我,絕對戴手套,避免手癢。
- 先泡水或沖洗: 削皮剖半後,立刻泡冷水或在水龍頭下沖洗,能帶走不少黏液,切起來也順手。
- 去籽: 嫩瓜的籽很小很軟,通常不用去(其實可以吃)。如果買到稍微成熟點的,中間的籽會變大變硬,記得用湯匙挖掉,口感才好。佛手瓜料理好不好吃,關鍵就在這前置處理!
我的私房佛手瓜料理食譜大公開
涼拌百香佛手絲 (最適合炎熱沒胃口的午後)
這道真的是我的夏日救星! 天氣熱到只想躺平時,花十分鐘搞定這道,冰鎮後上桌,酸甜爽脆,胃口立刻開。
食材 (約2-3人份):
- 新鮮佛手瓜 - 1顆 (約300克),去皮去籽
- 百香果 - 2-3顆 (取果肉和果汁,喜歡酸香濃鬱可以多放)
- 話梅 - 3-4顆 (敲碎或剪碎,是提味靈魂!)
- 細砂糖 - 1茶匙 (中和酸味,可不加或減量)
- 鹽 - 1小撮 (幫助佛手瓜出水,更脆)
- 檸檬汁 - 少許 (可選,增加酸香層次)
做法:
- 處理佛手瓜: 佛手瓜去皮去籽(嫩瓜籽可留),用刨刀刨成細絲。這是口感關鍵!不要偷懶用切的,粗細口感差很多。刨好的絲立刻放入大碗中,加一小撮鹽巴,用手輕輕抓醃 5分鐘。
- 殺青去澀: 抓醃後你會發現佛手瓜絲變軟並出水。這時準備一鍋滾水,把佛手瓜絲快速倒入,汆燙 「10秒鐘」!對,真的只要十秒!目的是去掉生澀味並保持翠綠爽脆。立刻撈起,沖冷水或泡冰水降溫,降溫後用力擠乾水分備用。擠乾一點,醬汁才能巴附上去。
- 調醬汁: 將百香果切開挖出果肉和果汁(籽保留,增添口感)放入碗中。加入敲碎的話梅肉、細砂糖(如果百香果夠甜或話梅很鹹甜,糖可省略或減量)。喜歡更酸一點可擠點檸檬汁。不用加醋! 百香果和話梅的酸度已經足夠。
- 組合: 將擠乾水分的佛手瓜絲放入調味醬汁中,用筷子或手(乾淨的!)充分拌勻,讓每一根瓜絲都裹上醬汁。
- 冷藏入味: 拌好後封上保鮮膜,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30分鐘 (最好1小時以上),讓酸甜滋味充分滲透到瓜絲裡。
- 享用: 冰涼取出即可享用!脆、甜、酸、香,超級開胃!當小菜、配粥、甚至夾三明治都絕配。
蒜香沙茶佛手炒肉片 (快速搞定家常味)
這是我家餐桌最常出現的佛手瓜料理! 下班回家又餓又累,這道從備料到上桌15分鐘搞定,沙茶香氣超下飯。佛手瓜的清甜剛好中和油膩感。
食材 (約2人份):
- 佛手瓜 - 1顆 (約250-300克),去皮去籽
- 豬肉片 (梅花肉或里肌肉) - 150克
- 蒜頭 - 3-4瓣,切末
- 辣椒 - 半根 (可選,切斜片或末)
- 調味料:
- 沙茶醬 - 1大匙 (靈魂醬料,選自己喜歡的品牌)
- 醬油 - 1茶匙
- 米酒 - 1茶匙
- 白胡椒粉 - 少許
- 太白粉 - 1/2茶匙 (醃肉用)
- 糖 - 1小撮 (提味用)
- 鹽 - 適量 (最後調整鹹度用)
- 食用油 - 適量
做法:
- 備料醃肉: 豬肉片用少許醬油、米酒、白胡椒粉、太白粉抓醃一下,靜置10分鐘。讓肉片更嫩更入味。等待時處理蔬菜。
- 處理佛手瓜: 佛手瓜去皮去籽,切成約0.3公分厚的片狀或小塊。不要切太薄,保留一點口感。蒜切末,辣椒切片(怕辣去籽)。
- 快炒關鍵: 鍋燒熱,倒入稍多一點的油潤鍋(佛手瓜不搶油但肉片需要)。油熱後先下醃好的豬肉片,大火快速翻炒至肉片變白約7-8分熟,先盛起備用。肉片別炒老!
- 爆香炒瓜: 原鍋若油不夠可補一點點,放入蒜末(和辣椒片)爆香,聞到香味立刻倒入切好的佛手瓜。轉中大火快速翻炒約1-2分鐘。佛手瓜會稍微變色,邊緣有些透明感。重點:別炒太久!保持脆度!
- 下醬組合: 將炒過的肉片倒回鍋中。加入靈魂沙茶醬、剩餘的醬油、一點點糖(平衡鹹味提鮮)、少許白胡椒粉。將所有材料快速拌炒均勻,讓醬汁包裹住佛手瓜和肉片。可以沿鍋邊嗆一點點米酒增添香氣。
- 調味起鍋: 試一下味道,用少許鹽調整鹹淡(沙茶和醬油通常已夠鹹)。確認佛手瓜達到你喜歡的熟度(我偏好帶點脆),肉片全熟即可立刻關火盛盤。熱騰騰上桌,香氣逼人!
佛手瓜蛤蜊鮮菇炊飯 (一鍋搞定營養滿分)
懶人版豪華主食! 當我想偷懶不想炒好幾道菜,或是帶便當,這鍋炊飯就是首選。飯粒吸飽海味和佛手瓜的清甜,蛤蜊的鮮加上菇類的香,層次豐富,一鍋滿足。這道佛手瓜料理絕對能收服全家人的胃。
食材 (約3-4人份):
- 白米 - 2米杯 (洗淨瀝乾備用)
- 佛手瓜 - 半顆 (約150克),去皮去籽
- 蛤蜊 - 300克 (吐沙洗淨)
- 鮮香菇 (或鴻禧菇、雪白菇) - 3-4朵 (香菇切片,鴻禧菇去蒂撥散)
- 薑 - 2-3片 (切細絲)
- 調味料:
- 薄鹽醬油 - 2大匙
- 米酒 - 1大匙
- 味醂 (或米酒加一點點糖代替) - 1大匙
- 香油 - 1茶匙
- 鹽 - 少許 (視蛤蜊鹹度調整)
- 白胡椒粉 - 少許
- 水或高湯 - 2米杯 (標準煮飯水量)
- 青蔥 - 1根 (切蔥花,最後裝飾用)
做法:
- 備料: 佛手瓜去皮去籽,切成約1公分的小丁。香菇切片或菇類處理好。薑切細絲。蛤蜊確實吐沙洗淨(很重要!)。
- 爆香: 取一個可以直接煮飯的鍋(電子鍋內鍋或鑄鐵鍋等),加一點點香油,放入薑絲用小火稍微煸炒出香氣。
- 炒料: 加入佛手瓜丁、香菇片(或其他菇類),轉中火翻炒約1-2分鐘,讓材料香氣出來。
- 下米調味: 倒入洗好的白米,稍微翻炒均勻。加入醬油、米酒、味醂(或替代品)、白胡椒粉,翻炒讓米粒均勻上色。
- 加水與蛤蜊: 倒入量好的 2米杯水或高湯(關鍵水量!)。稍微攪拌一下,讓調味均勻。將洗淨的蛤蜊均勻鋪在米粒上方。
- 炊煮: 蓋上鍋蓋。如果用電子鍋,就直接按下標準煮飯模式。如果用瓦斯爐或鑄鐵鍋,先大火煮滾,看到蒸氣明顯冒出後,立刻轉最小火,計時 15分鐘。時間到關火,千萬不要開蓋!再悶15分鐘。這步驟讓米粒充分吸水熟透,蛤蜊全開。
- 拌鬆開蓋: 悶好後,小心開蓋(避開蒸氣)。此時蛤蜊應該都開了(沒開的可能是壞的,挑掉)。用飯匙由下往上輕輕將飯拌鬆,讓底部的飯和上層的料均勻混合。這時香氣會整個爆發出來!
- 盛盤享用: 撒上大量蔥花點綴增香。一碗有飯有菜有海鮮的佛手瓜料理就完成了!直接當主餐吃,超滿足。
佛手瓜料理Q &A:你問我答!
Q1:佛手瓜需要削皮嗎?籽能吃嗎? A:嫩佛手瓜的皮很薄,建議削掉,否則會有種生澀感,口感也較粗糙。削皮後那層果肉才是精華,爽脆好吃。至於籽,非常嫩的佛手瓜,籽很小很軟,幾乎感覺不到,可以一起吃。但如果你買到的瓜稍微成熟一點(表皮開始偏白或有絨毛),中間的籽會變大變硬,像一顆扁扁的核,這時一定要用湯匙挖掉,否則很影響口感。做佛手瓜料理前看清楚就對了!
Q2:處理佛手瓜手會癢怎麼辦? A:哦!這真的很困擾對吧?佛手瓜削皮時流出的黏液中,有些成分會讓部分人面板過敏發癢(我就有過,癢半天)。我的對策是:
- 絕對戴手套! 最簡單有效,處理完直接丟掉,省事。
- 邊沖水邊削皮: 在水龍頭下操作,水流能帶走大部分黏液,減少接觸。
- 沾醋或檸檬汁: 如果已經癢起來,趕快用醋或檸檬汁(酸性)塗抹沖洗癢處,通常能緩解。下次記得戴手套啦!
Q3:佛手瓜除了炒、涼拌、煮湯,還能怎麼吃? A:佛手瓜料理變化真的很多!分享幾個我試過或看過覺得不錯的:
- 包水餃/餡餅: 佛手瓜刨細絲(記得擠乾水分!),混入絞肉、蝦米、蔥花、調味,當內餡包水餃或餡餅,汁多清甜,超好吃!
- 煮粥: 煮鹹粥時,在白米快熟透時加入佛手瓜小丁,煮軟後關火燜一下,粥會多一股清甜味,夏天吃很清爽。
- 焗烤: 佛手瓜切厚片或塊,稍微燙過或炒軟,鋪在烤盤底,上面放喜歡的海鮮或雞肉,淋上白醬或茄汁醬,撒滿起司絲去焗烤,變成西式風味。
- 曬乾: 這是古早味!將佛手瓜切薄片曬乾,像蘿蔔乾一樣儲存。之後可以泡軟炒肉或煮湯,別有風味(但我沒試過,聽說很費工)。
- 打果汁/精力湯: 生佛手瓜切塊,搭配蘋果、鳳梨、奇異果等水果打成蔬果汁,口感滑順,增加纖維攝取。重點是它的味道很淡,不會搶味。
佛手瓜料理的世界其實很寬廣,從家常快炒到創意吃法都有。挑顆嫩瓜,試試看吧!也許下次逛市場看到它,你也會像我一樣,忍不住抓兩顆回家,變出一道道夏日美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