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拉麵

「日本拉麵」終極指南|品牌×名店×推薦×自製做法全攻略

還記得剛到東京留學的第一個冬天,寒風刺骨,拖著行李迷路在新宿街頭,餓得前胸貼後背時,一間亮著暖黃燈光的小拉麵店拯救了我。那碗熱氣蒸騰、湯頭濃厚的豚骨拉麵下肚的瞬間,我真正懂了為什麼日本人對這一碗如此執著。這些年,從超市泡麵到巷弄名店,我的胃可說是踏遍了日本拉麵的版圖。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地分享我的「日本拉麵生存手冊」!

日本拉麵泡麵品牌:超市囤貨生存戰!

留學生嘛,預算有限,深夜趕報告更是常態。這時候,24小時亮燈的便利店和超市裡那些五花八門的日本拉麵品牌,簡直是救命稻草!別小看這些杯麵、袋麵,它們可是承載了無數日本人的日常記憶,品質一點也不馬虎。講到日本拉麵泡麵品牌,這幾個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,我冰箱常備款:

  • 日清食品

    • 明星商品: 明星一平夜店炒麵 – 這個真的是熬夜神器!記得有次期末考週,連續三天靠它當宵夜撐過去(雖然不太健康啦)。
    • 特色: 附獨立的美乃滋調味包!拌開後那濃郁酸甜的蛋黃醬香氣,配上Q彈的麵條,邪惡但超滿足。別的品牌很少這樣玩。
    • 價格: ¥200-300/盒(看通路和促銷,便利店通常貴一點點)。
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  • 東洋水產

    • 經典款: Maruchan紅牌鹽味拉麵 – 超基本款,但就是吃不膩!湯頭清爽,鹽味恰到好處。
    • 優勢: 最大優勢就是「24小時超市都買得到」!半夜兩點只有它跟自動販賣機不會背叛你。日本拉麵品牌的普及度之王。
    • 價格: 袋裝超便宜,通常¥100出頭就搞定一碗。
  • 日本拉麵推薦
  • サンヨー食品

    • 熱賣品: Sapporo一番味噌拉麵 – 想念札幌濃厚味噌湯頭時的解藥!尤其冬天泡一碗,整個人都暖起來。
    • 特殊吃法: 北海道朋友教我,泡好或煮好後,挖一匙奶油、撒點罐頭玉米進去,瞬間升級!奶油融化在味噌湯裡,香濃到不行,完全是札幌流精髓。這個日本拉麵品牌很懂在地吃法。
  • 日本拉麵店
  • エースコック(Acecook)

    • 招牌款: 超熟系列(特別是辛辛魚擔擔麵) – 這個「超熟」技術厲害,模擬店麵的口感,麵體比較粗,咬勁十足。
    • 特色: 湯頭層次豐富,尤其辛辛魚,辣得夠勁又帶點魚介鮮味,很適合重口味的人。我覺得它是在家想快速吃碗「像店裡」的拉麵時的好選擇。
    • 價格: ¥150-250/碗。
  • 日本拉麵做法
  • 明星食品

    • 經典作: チャルメラ(Chalmera)醬油拉麵 – 老牌經典款。藍綠色包裝很復古。
    • 記憶點: 湯頭帶點獨特的「焦香」風味?有人說是醬油炒過的香氣。總之很特別,是屬於昭和時代的味道。算是日本拉麵品牌裡的懷舊代表。
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
表:超市常勝軍日本拉麵品牌特色與主打款快速指南

品牌名稱 明星主打商品 靈魂特色 價格帶 (日圓) 必知亮點
日清食品 明星一平夜店炒麵 獨立美乃滋醬包,拌勻超邪惡 ¥200-300 宵夜界扛霸子,熬夜趕報告必備
東洋水產 Maruchan紅牌鹽味拉麵 經典不敗基礎款,鹽味湯頭清爽純粹 ¥100左右 24小時超商隨處可見,半夜救星
サンヨー食品 Sapporo一番味噌拉麵 北海道味噌風情,濃厚夠味 ¥150-250 加奶油玉米,一秒升級札幌在地吃法
エースコック 超熟辛辛魚擔擔麵 “超熟”製麵技術,打造獨特咬勁麵體 ¥150-250 湯頭層次豐富,重口味者首選
明星食品 チャルメラ醬油拉麵 獨特焦香醬油風味,昭和懷舊感 ¥100-200 經典老牌,復古風情

這些日本拉麵品牌真的是留學生廚房和宿舍櫃子裡的常駐成員!下次去日本掃貨,別忘了把它們裝進購物籃,體驗最道地的日本日常滋味。

日本拉麵推薦:10碗在地靈魂,吃遍日本味!

日本拉麵可不只是「豚骨」或「醬油」這麼簡單!不同地區都有自己驕傲的代表作,湯頭、麵條、配料甚至吃法都大不同。這10碗經典的日本拉麵推薦,是我這些年「用胃實測」出來,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美味,絕對值得你專程去吃:

  1. 【札幌味噌拉麵】

    • 湯頭靈魂: 濃!濃!濃!豚骨湯底加上大量味噌下去炒香再融合,形成雙重濃郁的滋味。冬天來一碗,暖到你心窩裡。
    • 必加配料: 「奶油玉米塊」是標配!奶油融化在熱湯裡增添濃醇,甜甜的玉米解膩。再加點「蒜末」,香氣更爆炸!第一次在すすきの的「すみれ」吃到時,那個衝擊感至今難忘。代表店:すみれ(札幌駅前店)。
    • 日本拉麵推薦
  2. 【博多豚骨拉麵】

    • 麵條重點: 「極細直麵」是招牌!而且很多店可以選硬度,從「バリカタ」(超硬)到「やわ」(軟)。我個人最愛「かた」(硬),有嚼勁又掛湯。
    • 吃法秘訣: 湯頭濃厚偏油,桌上通常有「紅薑絲」(べんがら生姜),夾一點配麵吃,清爽解膩超加分!「替玉」(加麵)文化也是源自這裡。名店:一蘭、一風堂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店
  3. 【東京醬油拉麵】

    • 風味精髓: 看似簡單卻最考功夫!湯底多用雞骨、魚乾、昆布熬煮,加入獨門醬油調味。追求的是清澈透明、卻鮮味十足、鹹香平衡的湯頭。
    • 代表體驗: 東京老鋪「中華そば はしぐち」的醬油拉麵,湯頭清澈如琥珀,入口卻有深邃的層次,非常優雅。這絕對是日本拉麵推薦清單上體現職人精神的一碗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做法
  4. 【喜多方拉麵】

    • 麵條主角: 扁平、寬捲的麵條是特色,口感偏軟Q,很容易吸附湯汁。看起來有點像台灣的意麵。
    • 湯頭基底: 以豬骨為主,加上小魚乾熬煮,味道相對清淡爽口,醬油香氣突出。福島縣喜多方地區滿街都是拉麵店,每家湯頭和麵體微調都不同,很有趣。日本拉麵推薦給喜歡清淡派又愛特別麵條的人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  5. 【熊本拉麵】

    • 獨門香氣: 豚骨湯頭裡會加入「炸過的大蒜」(香味油),形成獨特的焦香蒜味,非常濃郁有個性。愛蒜味的人會瘋狂!
    • 經典搭配: 叉燒通常是厚切滷煮型,木耳絲是高頻率出現的配料。熊本「黑亭」是名店代表,那濃厚的蒜香油香,吃過就忘不了。
    • 日本拉麵推薦
  6. 【德島拉麵】

    • 衝擊視覺: 深醬油色的濃稠湯頭,裡面還拌著生雞蛋和碎叉燒肉末!看起來有點像肉燥飯醬汁拌麵,視覺衝擊力十足。
    • 在地吃法: 通常會配一碗白飯,吃到後面把飯倒進剩下的醬汁裡拌著吃,一點也不浪費!德島「いのたに」是本家。這碗絕對顛覆你對日本拉麵推薦的想像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店
  7. 【和歌山拉麵】 (豚骨醬油)

    • 湯頭特色: 豚骨湯底加入濃口醬油調製,湯色較深,味道濃厚帶點甘甜。每家店醬油配方比例是靈魂。
    • 隱藏版: 關西低調但強大的拉麵流派。和歌山車站附近就有多家名店排排站,像是「井出商店」的湯頭,濃郁中帶有層次,非常上頭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做法
  8. 【函館鹽味拉麵】

    • 清流代表: 湯頭清澈透明如琥珀,以雞骨、豚骨為基底,加入昆布、魚貝類熬煮,最後以鹽提味。追求的是清澈見底卻鮮甜無比的海洋風味。
    • 清爽之選: 非常適合口味清淡、喜歡喝湯的人,夏天吃也毫無負擔。函館「星龍軒」是經典名鋪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  9. 【旭川醬油拉麵】

    • 氣候影響: 因為北海道旭川超冷,為了防止湯面結油膜,發展出在豚骨湯中加入魚介和醬油的「W湯頭」(雙重湯底)。
    • 獨特風味: 湯頭濃郁但相對札幌清爽一點,醬油香氣明顯,湯面浮著一層特製香油保溫。麵條通常是中粗捲麵。「蜂屋」、「天金」都是老牌代表。這也是我心中必吃的日本拉麵推薦之一。
    • 日本拉麵推薦
  10. 【久留米豚骨拉麵】

    • 元祖地位: 被認為是博多豚骨拉麵的源頭之一。特色在於長時間熬煮(甚至用「元祖老湯」不斷續熬),湯色混濁偏白,膠質感更重,味道也更原始濃烈。
    • 老湯哲學: 店家會不斷在舊湯裡添加新骨頭和新水持續熬煮,形成獨一無二的風味。久留米「大砲ラーメン」最有名,挑戰你對濃厚的定義!
    • 日本拉麵店

日本拉麵店:東京巷弄名店實戰攻略!

講到實體店,東京的日本拉麵店密度之高、種類之豐富,真的可以天天吃、吃一個月不重複!但觀光客時間寶貴,排隊踩雷最心碎。下面這三家是我精選出來,各有強烈特色、水準超高,而且交通相對方便的東京必訪名店,附上我的生存攻略:

  1. 【AFURI阿夫利】

    • 招牌必點: 「柚子鹽拉麵」!清爽雞湯湯底加入新鮮柚子汁和柚子皮,那股清新的柑橘香氣撲鼻而來,夏天吃爽翻天,冬天則有種醒神的感覺。叉燒是舒肥雞胸或豬肉,軟嫩不柴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做法
    • 人均消費: 約¥1,200。招牌拉麵大概¥1,000上下,加顆溏心蛋¥100-150。
    • 位置分店: 最方便是「原宿店」(明治神宮前駅) 和「六本木Hills店」。原宿店永遠大排長龍,建議避開用餐尖峰,平日早上11點開門前就去卡位,或下午2-5點非正餐時間去。六本木店通常相對少人一點點(但也只是一點點)。這間絕對是日本拉麵店裡的小清新代表。
    • 點餐機操作: 門口一定有自動售票機,先投錢再按你要的拉麵按鈕(圖文並茂),會掉出小票,進店交給店員即可。記得選「柚子鹽」!可以加錢選叉燒種類或加溏心蛋、筍乾等配料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  2. 【麺屋武蔵】

    • 湯頭王者: 「雙湯頭」是靈魂!主打將「魚介系」的高湯(通常用鰹節、小魚乾熬煮的鮮味湯底)和「豚骨系」的濃厚湯底完美融合。喝一口,濃郁豚骨香中透出鮮明的魚介旨味,層次超級豐富!
    • 必點推薦: 「武蔵白湯拉麵」是經典。湯頭呈現誘人的乳白色,濃厚卻不死鹹,喝得到雙重湯頭的深度。
    • 日本拉麵推薦
    • 特色配料: 叉燒通常有兩種:圓潤厚實的角煮型豬肉叉燒(像控肉)和薄切的雞叉燒或豬叉燒。份量滿足感十足!這是我心中前幾名的日本拉麵店
    • 位置與排隊: 分店很多,觀光客最方便是「新宿店」(新宿駅南口徒步約5分鐘)和「澀谷店」。新宿店人潮洶湧,建議開店前半小時去排隊。澀谷店位置較隱密,人相對少些(但還是要排)。同樣門口售票機點餐。
    • 點餐秘訣: 除了招牌白湯,也可以試試沾麵版本「つけ麺」,沾汁通常更濃厚。喜歡重口味可以請店員加「背脂」(豬背油脂)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店
  3. 【つけ麺 道】 (專攻沾麵)

    • 核心魅力: 「超濃厚沾麵汁」!如果喜歡極致濃郁、口味偏重的朋友,這家絕對會讓你驚豔。沾汁通常是豚骨、魚介、雞骨等長時間熬煮濃縮,風味強烈集中,質地濃稠到幾乎可以「站」在麵條上。
    • 吃法精髓:
      1. 夾起一口份量的麵條(通常是粗麵或極粗麵),深深浸入濃厚沾汁中。
      2. 大口吸食!感受麵條的彈牙口感與沾汁在口中爆炸的濃郁感。
      3. 關鍵步驟: 吃到最後(或覺得沾汁太鹹濃時),一定要求店員或自己加入桌上的「スープ割り」(清湯),通常是魚介或昆布高湯。把剩下的沾汁稀釋成美味熱湯喝掉,一滴不浪費,而且風味截然不同,超級滿足!
    • 日本拉麵做法
    • 優勢: 愛沾麵的人一定知道這家,專注做好一件事的職人精神!這間日本拉麵店是沾麵控的聖地之一。
    • 位置與攻略: 本店在錦糸町(東京Metro半藏門線錦糸町駅),雖然不在最核心的觀光區,但絕對值得專程前往(尤其住東京東邊的話)。建議開店前半小時去排比較穩。同樣售票機點餐,記得看清楚選「つけ麺」(沾麵)。
    • 小提醒: 沾汁非常濃,建議一開始不要沾太深,先試試味道鹹度再調整。麵量通常很大,女生可以考慮點少麵(替玉無料有時只限一次或要錢,看清楚規則)。
  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
東京三大必吃日本拉麵店比一比

店名 靈魂招牌 湯頭/醬汁核心特色 人均消費 (日圓) 推薦分店位置 排隊攻略
AFURI阿夫利 柚子鹽拉麵 清爽雞湯基底 + 鮮榨柚子汁皮,柑橘香氣爆棚 ¥1,200左右 原宿、六本木 平日11點開門前卡位,或下午2-5點非正餐時段
麺屋武蔵 武蔵白湯拉麵 豚骨 + 魚介雙湯頭融合,濃厚中帶鮮明層次 ¥1,000 – ¥1,300 新宿、澀谷 開店前半小時排隊,新宿店人龍恐怖,澀谷店相對少
つけ麺 道 超濃厚魚介沾麵 濃縮豚骨魚介精華,沾汁濃稠到可站立 ¥1,000 – ¥1,200 錦糸町本店 專程前往較值得,開店前半小時排隊,沾汁後期加湯

日本拉麵做法:在家復刻名店魂!

在台灣想念日本拉麵想瘋了怎麼辦?尤其想念那濃郁的湯頭… 鼓起勇氣試了幾次,發現雖然費工,但熬出自家豚骨湯頭的成就感,真的爆棚!跟大家分享我實驗多次,覺得比較可行的「家庭版」日本拉麵做法,當然無法100%像店裡,但解饞足夠了:

◇ 家庭版豚骨湯頭 – 時間就是美味!

  • 材料準備:

    • 豬大骨:2kg (最重要!選筒骨、脊椎骨、膝軟骨混合更好,敲開露出骨髓)
    • 雞腳:1kg (膠質來源!必加!讓湯變白變濃稠的關鍵)
    • 洋蔥:1大顆,對切去皮
    • 薑:一大塊,拍扁
    • 青蔥:一把,切大段 (蔥綠部分留著)
    • 大蒜:一整顆,橫剖對半不用去皮
    • 水:至少蓋過骨頭2倍高度 (約6-8公升,熬煮會蒸發)
  • 日本拉麵推薦
  • 關鍵步驟:

    1. 徹底汆燙去腥除雜質: 豬大骨、雞腳冷水下鍋,大火煮滾,滾約10-15分鐘。你會看到浮沫(血水、雜質)不斷冒出,超級多!務必耐心撈乾淨。這是湯頭不腥的絕對關鍵!撈完後把骨頭取出,用冷水仔細沖洗乾淨,把骨縫裡的雜質沖掉。鍋子也要洗乾淨。
    2. 大火滾煮 (乳化關鍵期): 洗淨的骨頭放回乾淨大鍋,加入足量冷水(一定要冷水開始!),水要一次加足,之後只補熱水。開最大火!讓它猛烈沸騰。前1-2小時非常重要! 劇烈的沸騰翻滾,會把骨髓、膠質、脂肪打碎乳化,湯才會變濃白。這段時間請務必保持大滾狀態(蓋子開縫或半開),隨時注意水位,必要時補「熱水」維持水量。千萬不要小火慢燉,湯會清但不白!
    3. 漫長熬煮 (12小時起跳): 保持大滾狀態約2-3小時後,湯色應該開始變白變濁。這時可以稍微轉中大火,持續沸騰即可(不用像一開始那麼猛),蓋上蓋子留縫,繼續熬。總時間至少12小時!我通常從晚上開始煮,煮滾後轉中小火蓋鍋蓋(留縫)熬整夜。電磁爐或IH爐比較安全,瓦斯爐要非常注意安全,水一定要夠多!
    4. 最後30分鐘加蔬菜: 熬到第11.5小時左右(差不多時),加入準備好的洋蔥、薑、蔥綠、大蒜。這階段是增加湯頭甜味和層次,但蔬菜煮太久會產生酸味或爛味,所以最後加就好。滾30分鐘後,熄火。
    5. 過濾與保存: 用非常細的濾網(或濾網+紗布)過濾掉所有骨頭渣和蔬菜渣。你會得到一鍋乳白色(或略帶點黃)的濃厚豚骨湯。冷卻後放冰箱,上面會凝結一層白色豬油,這可以用來炒菜或煎蛋,超香!湯本身冷藏可放3天,分裝冷凍可以放1-2個月。
  • 日本拉麵店

◇ 自製叉燒肉 (舒肥法懶人版)

  • 材料準備:

    • 豬五花肉:1大條 (約1.5-2kg,選肥瘦均勻層次漂亮的)
    • 醃料黃金比例:醬油:味醂:清酒 = 3:1:1 (例如醬油150ml, 味醂50ml, 清酒50ml)
    • 薑:幾片
    • 蔥:1-2根,切段
    • 蒜頭:幾瓣,拍扁
    • 棉繩:固定肉用
  • 做法步驟:

    1. 捲肉定型: 豬五花肉攤平,皮朝下。從一端緊緊地捲起來,捲成圓柱狀。用棉繩像綁禮物一樣,每隔2-3公分綁一道,緊緊固定住肉卷形狀。這樣煮完切片才不會散開,形狀漂亮。
    2. 煎香上色: 鍋子燒熱,放一點點油。把綁好的肉卷表面煎到金黃焦香(每面都要煎)。這步驟增加香氣和風味層次。
    3. 舒肥醃煮:
      • 把煎好的肉卷、所有醃料、薑、蔥、蒜一起放進厚的耐熱夾鏈袋(或真空袋)裡。確保醃料大致覆蓋肉卷。
      • 用「水壓法」或真空機盡可能排掉袋內空氣,密封好。
      • 準備一個大鍋裝水,裝上精準的舒肥機(Sous Vide)。設定溫度 65°C (喜歡更軟嫩可試63°C,更扎實67°C)。
      • 水溫到達後,放入肉袋,確保完全沉入水中。蓋上鍋蓋或保鮮膜減少蒸發。低溫慢煮6小時!
    4. 冷卻定型: 時間到取出肉袋,小心打開(小心熱蒸氣和湯汁)。把肉卷取出,放在盤子上稍微放涼(還溫熱時)。連同盤子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4小時,最好隔夜。冷藏後肉質會更緊實,才好切薄片。
    5. 炙燒增香: 要吃之前,取出冷藏定型的叉燒肉卷,拆掉棉繩。用噴槍炙燒表面,直到產生焦香感(也可以用烤箱上火最高溫烤幾分鐘)。切片即可享用!超級軟嫩入味,肥而不膩。舒肥法是日本拉麵做法在家複製叉燒的救星!
  • 日本拉麵做法

◇ 麵條選擇與擺盤訣竅

  • 選麵:

    • 種類: 想復刻店裡風味,選對麵很關鍵!
      • 博多風 (豚骨): 選「極細直麵」!超市或網路找「博多ラーメン用 細ストレート麺」。煮的時間很短(通常1-2分鐘),吃硬的才道地。
      • 札幌風 (味噌): 選「中粗捲麵」!能掛住濃厚味噌湯。找「札幌ラーメン用 ちぢれ麺」。
      • 沾麵: 一定要用「超粗麵」!口感Q彈有嚼勁,才禁得起濃厚沾汁。找「つけ麺用 太麺」。
    • 品牌: 台灣現在很多日本進口拉麵麵條,如「三輪製麵所」、「丸松製麵」等品質都不錯。或找有賣生麵的日系超市碰運氣。
    • 煮麵: 大鍋寬水,水滾下麵,按照包裝指示時間煮(有時差5秒口感就差很多)。煮好務必「瀝乾水分」再入碗,湯才不會被洗淡。
  • 擺盤技巧 (儀式感不能少):

    1. 預熱碗: 拉麵碗先用熱水燙過,保持溫度,麵湯才不會太快冷掉。
    2. 盛湯: 把熱騰騰的湯(或沾麵的汁)倒入熱碗中。
    3. 放麵: 瀝乾的麵條用筷子夾起,輕輕「擺放」在湯上(不是丟進去),整理一下形狀,像座小山丘。
    4. 擺配料: 叉燒片(2-3片)稍微鋪在麵側邊露出。溏心蛋對切(蛋黃要流心!),放在另一側。其他配菜如筍乾、木耳絲、蔥花(或洋蔥丁)、海苔片,有秩序地擺放,顏色錯開才漂亮。味噌拉麵別忘了放上一小塊奶油和玉米粒!
    5. 畫龍點睛: 最後淋上一點點香油或辣油,撒點白芝麻或七味粉,完成!拍照要快,趁熱吃!
  • 日本拉麵品牌

日本拉麵常見問題Q&A

  1. 日式拉麵可以咬斷嗎? 當然可以!雖然大家常看到日本人「吸麵」發出聲音(這在日本是表示好吃、享受的禮貌),但絕對沒有規定不能咬斷。用筷子夾起一口適量的麵條,你可以選擇「吸」進嘴裡,也可以在碗上方稍微用門牙咬斷再吃進去,完全沒問題!重點是吃得舒服、不狼狽。我自己習慣夾少一點,吸進去剛好一口的量,比較不容易噴汁。別擔心禮儀問題,吃得開心最重要。

  2. 日本拉麵湯一定要喝完嗎? 不一定!雖然把湯喝完是對店家美味的最高讚美(特別是湯頭超強的店),但完全沒有硬性規定。日本拉麵湯通常非常鹹濃,是為了搭配麵條而設計的濃度,直接喝完一整碗對很多人(包括很多日本人)來說負擔太大。吃到後面覺得太鹹太濃,或真的喝不下了,剩下湯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有些店(尤其沾麵店)最後會提供清湯給你稀釋剩下的沾汁喝掉,這時再喝完稀釋後的湯就很有滿足感!所以,量力而為,享受美味就好,不用有壓力。

  3. 日本的拉麵流派有哪些? 日本拉麵流派超級多,主要是 「以湯頭基礎」和「以地域特色」 來區分:

    • 主要湯頭基礎:
      • 醬油拉麵: 最普遍,以醬油調味的湯底,可能是雞骨、豚骨或魚介湯底。風味從清爽到濃厚都有,東京是代表。
      • 鹽味拉麵: 湯底用鹽調味,追求清澈見底的琥珀色湯頭,強調食材原始鮮甜,函館是代表。
      • 味噌拉麵: 濃厚系代表!在湯底加入味噌(常用赤味噌)調味,通常豚骨底,風味濃郁強烈,札幌是代表。
      • 豚骨拉麵: 將豬大骨長時間熬煮至乳化,湯色乳白濃稠,膠質豐富,博多(福岡)、久留米是代表。
      • 沾麵: 麵條和濃厚沾汁分開,吃時夾麵沾汁食用。沾汁通常是醬油、味噌或魚介豚骨濃縮版。東京有許多名店。
    • 著名地域流派: 前面介紹的十碗拉麵,就涵蓋了大部分主流地域流派:札幌(味噌)、博多(豚骨)、東京(醬油)、喜多方(醬油/扁平寬麵)、熊本(豚骨蒜香)、德島(深色醬油拌生蛋肉末)、函館(鹽味)、旭川(醬油/W湯頭)、久留米(豚骨元祖)。每個流派都有其獨特的湯頭、麵條、配料特色,這也是日本拉麵迷人之處!

🍜𝓛𝓾𝓷𝓪 | 環球美食獵手 

依舊是那個 Luna~白天扛著相機闖世界,夜晚抱著貓咪回味舌尖上的驚喜。生於台北的夜市香氣裡,定居高雄的海鮮風味中,除了旅行指南作者的身份,更愛以味蕾為筆,記錄各地美食的故事。

在美食專欄裡,你會讀到

  • 26 國街頭的真實滋味:從東京巷弄的拉麵湯頭,到馬德里市集的現切火腿,不踩雷食記全公開

  • 家常料理的巧思:把旅行中學到的香料靈感,融入台式家常菜,簡單步驟做出異國風味

  • 寵物與美食的小插曲:偶爾分享適合毛孩的健康點心食譜,畢竟貓奴的餐桌總想分牠們一口

  • 食材背後的溫度:拜訪農夫市集、與主廚聊天,記錄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暖心歷程

對我來說,美食從來不只是填飽肚子 —— 它是旅行中最貼近當地的語言,是日常生活裡最容易獲得的幸福感。

希望這些帶著香氣的文字,能讓你無論身在何處,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美食小確幸 ♡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