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可是個重度麵線愛好者,尤其對「三重大腸麵線」情有獨鍾!三重那幾家有名的、巷子裡的,我幾乎都吃過一輪,有的甚至還當起固定班底。這篇就讓我用最真實、最在地的吃貨角度,跟你聊聊我對「三重大腸麵線」的狂熱與口袋名單吧!
目錄
三重人血液裡的滋味:我與大腸麵線的愛恨情仇
老實說,第一次聽到三重是大腸麵線聖地,我是嗤之以鼻的。麵線?哪裡沒有?但就那麼一次,被朋友硬拖去三重吃一家他口中「神級」的麵線後,我的味蕾世界徹底崩塌。那碗「三重大腸麵線」的香氣、口感、大腸的軟糯、湯頭的濃郁...跟我以前吃的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東西!從此踏上不歸路,每逢假日就往三重鑽,就為了那碗魂牽夢縈的滋味。你說「三重大腸麵線」有什麼魔力?我覺得就是那股「職人精神」和「在地靈魂」揉合出來的家常美味,不是連鎖店能複製的。
每次走進麵線攤,看著老闆熟練地舀起那濃稠適中、泛著琥珀光澤的麵線湯,再豪邁地放上處理得乾乾淨淨、滷得入味的大腸,最後撒上香菜、淋點烏醋蒜泥... 那個畫面,那個香氣,口水就忍不住分泌。三重在地的朋友總笑我太誇張,但他們不懂,那種為了吃一碗麵線,騎車穿越半個臺北市的執著,就是吃貨的浪漫啊!你說是不是?
三重真的臥虎藏龍,好吃的麵線太多了,各有擁護者。有人愛濃稠派,有人偏好清爽一點;有人追求大腸的份量,有人講究湯頭的深度。我自己的口味偏重一點,喜歡湯頭夠味、大腸處理得乾淨又軟Q,帶點嚼勁更好(但絕對不能咬不爛!),香菜和蒜泥要給得大方。以下就是我這些年,用肚子和真心換來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超級清單,排名不分先後,都是我真心覺得值得一吃的店,也儘量幫你找出它們的特色:
🍜 阿婆古早味麵線
- 介紹: 這家真的是三重老字號中的老字號!位置就在熱鬧的巷口,沒什麼華麗裝潢,就是幾張桌子椅子,但人潮從來沒斷過。招牌當然是「三重大腸麵線」。老闆阿婆年紀大了,現在多是兒子媳婦在顧,但味道傳承得很好。他們家走的是「清爽派」路線,湯頭柴魚味比較明顯,勾芡不會太厚重,夏天吃特別舒服。大腸滷得顏色比較淺,但味道夠,口感軟嫩適中,處理得很乾淨,沒什麼腥味。如果你是第一次嘗試三重口味的麵線,怕太濃太膩,從這家開始很合適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 (靠近正義北路)
- 營業時間: 早上6:30 - 下午1:30 (賣完就收,週一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50 / 大碗 NT$65
- 必點選單: 經典「大腸麵線」小碗或大碗。他們家的辣菜脯是自己炒的,香辣夠味,記得加一點試試!(個人小評:清爽系代表,大腸處理優秀,適合入門或怕膩的人。但重口味愛好者如我,有時會覺得味道稍淡了點,需要靠辣菜脯提味。)
🍜 巷仔內無名麵線 (文化北路巷內)
- 介紹: 這家真的是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版!沒有招牌,就在文化北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轉角,一個簡單的攤車。老闆夫妻非常低調,但手藝一流。他們家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屬於「濃醇香」的代表!湯頭是用大骨、蝦米、扁魚等熬煮,非常濃郁鮮香,勾芡也恰到好處,吃起來濃郁卻不餬口。大腸給得非常有誠意,滷得深褐色,入味十足,咬下去軟嫩中帶點Q彈,超級滿足。是我個人非常偏愛的一家!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文化北路轉角 (確切位置有點難形容,通常看到排隊人潮就對了)
- 營業時間: 早上7:00 - 下午2:00 (週日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55 / 大碗 NT$70
- 必點選單: 當然是大腸麵線!他們家的烏醋是老闆特調,帶點甘甜,跟濃湯頭很搭。蒜泥也夠嗆辣,敢吃的一定要加!(個人狂推:湯頭濃郁派首選,大腸份量足口感佳,是我的心頭好前三名!缺點是真的不好找,且排隊要有點耐心。)
🍜 阿發大腸麵線 (原五燈獎旁)
- 介紹: 講到三重麵線,很難不提阿發。它原本開在傳奇滷肉飯「五燈獎」旁邊,後來搬家了,但人氣依舊爆棚。他們家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也是走濃稠路線,湯頭非常濃厚,帶有明顯的蒜香和油蔥酥香氣。特色在於大腸切得比較大塊,滷得相當透,口感是偏軟爛,幾乎入口即化的那種,喜歡這種口感的人會愛死。份量也是出了名的實在,大碗真的很大碗!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自強路一段
- 營業時間: 早上8:00 - 下午6:00 (週二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60 / 大碗 NT$80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無疑。建議點大碗,更能體會它的滿足感。他們的辣椒醬頗辣,加的時候要小心。(個人感受:名氣超大,湯頭夠濃,大腸軟爛份量多。但有時候品管不穩定?有次吃到湯頭太鹹,大腸也有點過爛沒口感... 而且搬家後人潮依舊恐怖,要有排隊的覺悟。)
🍜 龍門路鴨肉羹旁麵線
- 介紹: 這家就是在非常有名的「龍門路北港鴨肉羹」旁邊,一個藍色小攤車。很多人都是吃完鴨肉羹順道來一碗,但我告訴你,它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本身就非常有實力,值得專程而來!湯頭清澈但味道鮮美,喝得出來是真材實料熬的,勾芡比較輕薄。大腸處理得超級乾淨,滷得入味,口感是偏Q彈有嚼勁的型別,我非常喜歡這種口感。加上蒜泥和香菜,清爽又夠味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龍門路 (北港鴨肉羹正旁邊)
- 營業時間: 早上11:00 - 晚上7:00 (賣完就收,週一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55 / 大碗 NT$70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。這家口味比較平衡,湯鮮腸Q,接受度很高。(真心話:大腸的Q度處理是我心中數一數二優秀的!湯頭清爽但夠味,搭配鴨肉羹吃超滿足。缺點是位置小,常常要併桌或站著吃。)
🍜 三重大腸麵線 (溪尾街名店)
- 介紹: 店名就直接叫「三重大腸麵線」,開在溪尾街,也是在地老字號了。店面不大,但環境相對乾淨明亮些。他們家算是「綜合實力」很強的一家。湯頭屬於中等濃稠,味道鮮甜,柴魚香和扁魚香調和得不錯。大腸處理得乾淨,滷得入味,口感介於軟嫩和Q彈之間,很平衡。再加上老闆給料不手軟,每口都能吃到麵線和大腸,整體吃起來很舒服,不容易膩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溪尾街
- 營業時間: 早上7:00 - 下午7:00 (週三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55 / 大碗 NT$70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。算是安全牌中的優質選擇,各方面表現均衡。(個人看法:穩定度很高的一家,不太會踩雷。湯頭、大腸、份量都在水準之上,適合不知道吃哪家時選它。少了點驚天動地的特色,但就是好吃實在。)
🍜 萬大蟹殼黃旁無名麵線
- 介紹: 藏在萬大市場巷弄裡,旁邊是同為名店的「萬大蟹殼黃」。這攤麵線也是隻有在地饕客才知道的隱藏美味。攤子非常小,老闆動作很快。他們家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湯頭是古早味路線,喝得到蝦米的鮮甜和淡淡的柴魚香,勾芡適中偏稀一點。特色在於大腸滷得顏色很深,味道非常厚重,香氣十足,口感則是偏軟帶點韌性。配上老闆自己炒的辣椒醬,又香又辣,非常過癮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萬大路 (萬大蟹殼黃旁邊)
- 營業時間: 早上6:00 - 下午1:00 (週一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50 / 大碗 NT$65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配蟹殼黃是絕配!敢吃辣的一定要試他們的辣椒醬,後勁很強。(私房推薦:早期三重巷弄味代表,大腸滷香超濃,辣椒醬超讚!但環境很克難,夏天吃會有點熱,建議外帶。)
🍜 正義北路無名麵線羹
- 介紹: 這家在正義北路上,招牌寫的是「麵線羹」,但內容物其實就是大腸麵線。他們家也是三重老店之一,特色在於湯頭非常濃稠,幾乎接近「羹」的口感了,黏煳煳的,蒜香味特別突出。大腸給得很大方,切塊也大,滷得入味偏軟。喜歡那種超濃厚、蒜香衝鼻口感的人會很愛。下午時段也吃得到,對晚起的人比較友善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XX號
- 營業時間: 早上10:30 - 晚上7:30 (週日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55 / 大碗 NT$70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羹。蒜泥記得多加!(個人口味:湯頭真的是超級濃稠派,蒜味很重。喜歡的人會超愛,但怕蒜或怕太稠的人可能覺得負擔重。大腸份量確實足。)
🍜 陳記大腸蚵仔麵線
- 介紹: 這家算是三重麵線界的異數,因為它主打的是「大腸+蚵仔」的綜合口味。雖然本文聚焦大腸麵線,但它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單點表現也很不錯。湯頭清甜順口,勾芡適中。大腸處理得乾淨,滷得入味,口感軟Q。如果你想試試看三重綜合口味的麵線,這家是很好的選擇。蚵仔也算新鮮肥美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四段
- 營業時間: 早上9:00 - 晚上8:00
- 價格區間: 大腸麵線:小碗 NT$60 / 大碗 NT$75;綜合麵線(大腸+蚵仔):小碗 NT$70 / 大碗 NT$90
- 必點選單: 綜合麵線(大腸+蚵仔)是招牌。但如果只愛大腸,單點大腸麵線也很夠水準。(小提醒:想吃純「三重大腸麵線」或想嘗試綜合口味都可選這家,選擇較多。環境相對舒適。)
🍜 朱記花枝羹‧大腸麵線
- 介紹: 三重知名的花枝羹老店「朱記」,其實它的大腸麵線也默默擁有很多粉絲。他們家的湯頭走的是鮮甜路線,喝得出是用心熬煮的高湯底,味道清爽不膩口。大腸處理得特別好,乾淨沒異味,口感紮實帶點咬勁,滷汁的鹹香恰到好處。搭配他們家超Q彈的花枝羹一起吃,是三重人經典的午餐組合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 (總店)
- 營業時間: 早上10:00 - 晚上8:00
- 價格區間: 大腸麵線:小碗 NT$55 / 大碗 NT$70;花枝羹 NT$60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 + 花枝羹,一套吃下去超滿足!單獨點大腸麵線也很推薦,尤其是喜歡清爽湯頭和紮實大腸口感的人。(個人搭配:花枝羹配麵線是三重經典組合,朱記這兩樣都做得很到位。大腸口感偏紮實,湯頭清爽,跟一般濃稠派不同。)
🍜 美樂堡大腸麵線 (原光興街)
- 介紹: 這家以前在光興街非常有名,後來搬到現址。老闆娘對品質要求很高。他們家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最大特色是湯頭超級無敵濃郁!是用大量豬大骨、雞骨熬煮,加上蒜酥、油蔥等,喝起來濃郁到像在喝精華,香氣逼人。大腸也是精挑細選,處理得非常乾淨,滷得香軟入味。喜歡重口味、追求極致濃香的人絕對不能錯過。不過價格也反應了成本,稍高一點點。
- 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
- 營業時間: 早上7:00 - 下午2:00 (週一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65 / 大碗 NT$85
- 必點選單: 大腸麵線!濃郁湯頭的極致代表。敢吃辣的可以挑戰老闆孃的特製辣椒。(重磅心得:湯頭是我吃過最濃郁香醇的前三名!每一口都是精華,大腸品質也優。價格偏高,但用料實在感覺得出來。吃完會回味很久,但可能不適合天天吃,太濃烈了。)
🥢 吃一碗完美「三重大腸麵線」的眉角
吃了這麼多,我發現要評價一碗「三重大腸麵線」好不好,其實有幾個關鍵點,大家下次去吃,可以細細品味一下:
1. 湯頭是靈魂:
- 基底夠不夠?柴魚、大骨、蝦米、扁魚...這些熬出來的湯底是否鮮甜?
- 勾芡濃稠度?太稀像湯,太稠變煳,要剛剛好能掛住麵線和大腸。
- 調味平衡?鹹度、甜度(柴魚或扁魚帶來的)、蒜香、油蔥酥香是否和諧?會不會過鹹或死甜?
- (我的偏好:喜歡濃郁派,但也不能只有鹹味,要有層次感!)
2. 大腸定生死:

- 乾淨度第一!絕對不能有異味(你懂的...)。
- 滷得夠不夠入味?顏色、香氣、鹹香是否到位?
- 口感是重點!軟的?Q的?有嚼勁的?還是軟爛的?我個人偏好軟Q帶點嚼勁,但不能咬不爛。
- 份量是否誠意?切的大小?
- (我的地雷:有異味的大腸絕對OUT!太硬咬不動也不行。)
3. 麵線本體:
- 煮得剛好?不能太爛沒口感,也不能太硬芯。
- 吸飽湯汁的能力?
4. 畫龍點睛的配料:
- 香菜: 新鮮度很重要,蔫掉的直接扣分!老闆給得夠不夠大氣?
- 蒜泥: 新鮮現磨的跟罐裝的差超多!夠不夠嗆辣提味?
- 烏醋: 好的烏醋帶點甘甜,能提鮮解膩。
- 辣醬/辣菜脯: 店家自製的通常更香更有特色,是加分關鍵!是單純的辣?還是帶香、帶鹹、帶後勁?
三重麵線配料重要度小排行 (我個人觀點!):
配料 | 重要性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大腸 | ⭐⭐⭐⭐⭐ | 靈魂主角,品質決定一切! |
湯頭 | ⭐⭐⭐⭐⭐ | 湯底不行,整碗就垮了。 |
麵線 | ⭐⭐⭐⭐ | 煮過頭或太硬直接影響口感體驗。 |
香菜 | ⭐⭐⭐⭐ | 沒了香菜,香氣少一半!新鮮度&份量是關鍵。 |
蒜泥 | ⭐⭐⭐ | 提味神器,愛蒜人士必備。 |
烏醋 | ⭐⭐⭐ | 解膩提鮮,畫龍點睛。 |
辣醬 | ⭐⭐ | 視店家而定,有些自製辣醬堪稱隱藏版靈魂! |
我覺得幾家頂尖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店,在這些專案上至少都要達到高標,才有資格被列入我的名單。當然,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強項和特色,這也是三重麵線讓人著迷的地方。
📊 三重人氣大腸麵線特色快速比較表 (懶人包)
怕你眼花撩亂,整理個表格,快速抓住重點!
店家名稱 | 湯頭風格 | 大腸特色 | 環境/排隊 | 個人一句話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阿婆古早味 | 清爽,柴魚香 | 乾淨,軟嫩 | 一般,假日人多 | 清爽入門款,大腸乾淨舒服 |
巷仔內無名 | 濃醇香,蝦米扁魚味 | 份量足,軟Q入味 | 難找,排隊長 | 隱藏版王者,濃郁派心頭好 |
阿發 | 濃厚,蒜香油蔥重 | 大塊,偏軟爛 | 名氣大,排隊久 | 份量霸主,口味重有時不穩 |
龍門路鴨肉羹旁 | 清澈鮮美 | 超Q彈有嚼勁 | 併桌/站食,人多 | 大腸口感超Q,湯鮮配鴨肉羹絕 |
溪尾街名店 | 平衡鮮甜 | 平衡,處理優 | 較舒適,穩定 | 安全牌優質選擇,各方面穩 |
萬大蟹殼黃旁 | 古早味,蝦米鮮 | 滷香重,軟帶韌 | 克難攤車,早去 | 巷弄古早味,辣醬超香 |
正義北路無名羹 | 超濃稠羹感,蒜重 | 份量足,偏軟 | 一般,下午也賣 | 超濃稠蒜香派,愛恨分明 |
陳記 | 清甜順口 | 乾淨,軟Q | 舒適,選擇多 | 綜合口味優選,環境較好 |
朱記 | 鮮甜清爽 | 紮實帶咬勁 | 舒適 | 清爽紮實派,配花枝羹經典 |
美樂堡 | 極致濃郁精華 | 精緻,香軟 | 一般 | 濃郁湯頭巔峰,吃完會想念 |
(這張表應該夠清楚了吧?幫你快速找到符合你喜好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!)
🤔 你可能會有的疑問 (Q&A)
A: 這就是功夫所在!通常反覆搓洗、汆燙是基本,有些店家還會用麵粉、鹽巴或醋去抓洗。重點是老闆的細心和堅持,加上滷汁的功力去蓋掉最後一絲可能殘留的味道。吃到有異味的一定是處理不夠徹底。(我有踩過雷,真的會壞了一整天心情!)
A: 比較少。傳統「三重大腸麵線」主角就是大腸。不過有些麵線攤可能有提供「清麵線」(只有麵線+湯) 或加素料的選擇,像陳記的選擇比較多,可以問問老闆。但想吃純素且美味的麵線,三重可能不是最佳選擇。
A: 微波爐最容易讓麵線變乾變煳,我最不建議。最好的方式是:隔水加熱!把麵線倒進碗裡,蓋上保鮮膜(戳幾個洞),放進裝了水的鍋子裡,開火加熱到麵線變熱即可。這樣能最大程度保留湯的濃稠度和麵線口感。或者,用最小的火,在爐子上慢慢攪拌加熱也可以,但一定要注意別燒焦。(相信我,用對方法加熱真的很重要!)
💭 我的真心話時間
寫了這麼多,彷彿又聞到了那陣陣麵線香。三重真的是一座被「三重大腸麵線」香氣包圍的城市。每家店都有它的脾氣、它的故事、它的堅持。有的老闆凌晨就開始熬湯,有的對大腸的清洗近乎苛求,有的則守著那鍋祖傳的滷汁。
我覺得好吃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講究的是一個「平衡」。湯、腸、線、料,缺一不可,比例要恰到好處。太膩不行,太澹沒勁;太軟爛不行,太硬咬不動;太鹹NG,沒味道更NG。要在這一碗看似簡單的小吃裡做到完美,真的不容易。
你說哪家最好吃?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。就像我清單裡的店,各有擁躉,時常爭論不休。但這就是美食的樂趣,不是嗎?找到合你口味的那一碗,就是你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第一名。
下次來三重,別隻是路過。找個時間鑽進巷弄,跟著在地人的腳步,或是看著排隊的人潮,點上一碗熱騰騰、香噴噴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。自己感受那份簡單卻深植人心的美味吧!搞不好,你也會跟我一樣,從此愛上這屬於三重的獨特滋味。畢竟,有些滋味,吃過就真的回不去了。你心中最愛的「三重大腸麵線」又是哪一家呢?